工业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电解制氧法: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升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膜离别技术:借助这种技术,在肯定重压下,让空气通过具备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办法是什么
容易发生极其剧烈的爆炸。所以,电解法也不适用家庭制氧的办法。
膜离别技术制取氧气的办法是借助膜离别技术,在肯定重压下,让空气通过具备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借助这种膜进行多级离别,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吸附法制取氧气。借助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质,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第一,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适量(重压达到一定量)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降低,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这种制取氧的办法亦称吸附法。借助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机已经开发出来,便于家庭用。
什么是氧气
氧气是一种单质氧化剂,分子式为O2,在空气中约占21%(体积分数),标准情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微溶于水。在101kPa下,当温度为-183℃时,氧气液化凝聚为液氧,呈淡蓝色液体,当温度为-218℃时,氧气则变成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一般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颜色、没气味的气体,降温时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容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备氧化性和助燃性。
空气中可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得更剧烈;某些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发生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