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需要爸爸妈妈平时重视培养,加大教育;还要孩子思想上认识到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种思维习惯带来的害处性,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培养与加大教育中渐渐改正过来。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如何引导
提供社交机会,增强社交能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如婴幼儿园、兴趣班等,为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也可以父母报名参加,在集体活动中,让孩子学习怎么样与别人相处、怎么办问题等社交技能。父母也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玩,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引导孩子关注别人感受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对别人感受的关注。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察看别人情绪等方法,引导孩子关注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同时,可以通过角色饰演等游戏,让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立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父母也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状况,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
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要准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以鼓励这种行为。奖励可以是语言上的赞扬,也可以是一些小奖品,适合的惩罚。当孩子表现源于我中心的行为时,要依据状况给予适合的惩罚。这种惩罚可以是语言上的批评,也可以是短暂的禁令。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1、孩子在年幼时缺少爸爸妈妈的伴随,内心没安全感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安全感源于爸爸妈妈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内心没安全感的孩子会出现过度防御的现象。一旦有人挨近他们,他们就会下意识地产生防御心理,这是由于内心深处不信赖除去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2、孩子从小就极少进行社交活动,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有些孩子从小就极少进行社交活动,缺少与别人的共情力,没办法领会别人内心的感受,不了解为别人着想,只能考虑我们的需要,而没想到别的人的处境,也不可以理解别人与自己有同样的需要。
3、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度过分娇纵
有些孩子从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爸爸妈妈视为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无论想要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方法去达成,如此的孩子比较容易形成如此一种思想: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其他人都得根据我们的想法来做事。
高度自我为中心孩子的表现、风险及调整办法
1、缺少同理心: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总是没办法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他们只关注个人的需要和欲望。
2、自我中心:他们觉得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别的人都要为他们服务。
3、不尊重别人:他们常常不尊重别人的建议和决定,一直想要掌控所有。
4、缺少合作精神:他们不想与别人合作,一直想要一个人完成任务。
5、自私自利:他们只关心我们的利益,不考虑及别人的利益。
6、缺少责任感:他们不想承担责任,一直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7、不擅长交流:他们不擅长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也不擅长倾听其他人的建议。
8、缺少耐心:他们总是缺少耐心,不可以忍受等待或失败。
9、情绪不稳定:他们情绪波动大,容易遭到外面的影响而情绪失去控制。
10、缺少自信:他们缺少自信,一直担忧自己做不好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