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第一要安静下来,再和孩子商量交流,绝对不能和孩子硬碰硬,要用冷静理智来引导孩子。使孩子了解威严能力不是靠大吼大叫的,告诉孩子如何处置情绪,慢慢的引导孩子。
孩子一生气就大吼大叫发脾气
假如日常孩子发脾气了,那样察看孩子的肢体动作,是大声的吼叫?还是乱扔东西?甚至是开始动手打人。这个必须要察看,察看后立刻反观自己平常在日常是不是也有类似举动。
千万不要受孩子情绪影响,和孩子一块大吼,甚至动手打人,假如如此的话,当时由于孩子害怕挨打,稍微收敛,但后果是,愈加糟糕,由于他们从你的行为中掌握了吼叫和暴力,后期反而变本加厉。
可以试着拥抱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这个办法非常见效,我如此做了几次,后来发现我在日常生气的时候,孩子也会来拥抱我,小手拍拍我的肩膀说,母亲不生气了,母亲乖,连语气都和我哄他是一样的。
假如孩子不同意,拒绝交流。可以等他的心情平复之后慢慢的和他讲道理。
在气头上,不少人听不进来,这个也是人之常情,但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处置负面情绪的办法,下次孩子也会进步。
千万不要用暴力的方法,让孩子由于害怕,把委屈憋在心里。下次火山爆发只能变本加厉。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归根结蒂,还是爸爸妈妈的做法,最见效,毕竟言传不如身教,无形中的行为,比说教一千次一万次都管用。
怎么样引导孩子正确处置情绪
表达情绪不是压制或者消灭情绪,而是疏导情绪,用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发泄”负面的情绪。
发泄情绪的方法有不少,父母可以参考自己家孩子的状况,来酌情选择:
1、给孩子留一个出气筒。意思就是家可以留一个,故意给孩子“欺负”,让孩子有一个可以倾诉、发泄的对象。由于大家总是习惯于对着自己亲密的人展示不好的一面,孩子冲着你发脾气,说明孩子信赖你。
2、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虽然孩子的哭声可能叫你非常烦躁,但从心理学方面来讲,哭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可以缓解人的不好的情绪,减轻因为某种伤害或重压带给人的痛苦。
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心情不好的痛快的哭一场之后,心情反而会畅快不少。
3、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安全的发泄角。可以让孩子在这个角落尽情地摔打玩偶、扔东西,嘶吼,等等,但应该注意里面的东西是安全的,不容易碎的。
孩子有情绪时,爸爸妈妈要怎么样应付
1、跟孩子产生共情
不少孩子由于不了解要怎么样跟我们的不好的情绪共处,所以一出现不如意的事情后,便不假思索地用哭闹摔东西等破坏性的行为来宣泄情绪。
第一,父母能做的就是允许孩子有我们的情绪,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
然后再加以引导,用适合的方法发泄情绪,而不要让情绪伤害到他一个人、别的人和物。
2、想方法让孩子先冷静下来
当情绪到来的时候,有些孩子即便没做出什么不好的言行,但这不代表他们的情绪忽然就会消失。孩子一直把情绪憋在心里胡思乱想,长期下去一定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帮助他们消除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对小朋友来讲消除情绪,除去带他们去做喜欢的游戏以外,还可以带他们做青蛙跳一跳,让运动唤醒体内的开心因子,提升使人开心的情绪。
还可以让孩子做腹式呼吸,也就是缓慢地用力闻花香,然后缓缓地吹蜡烛的动作,这样循环几次后再停下来。
3、跟孩子一块回顾事情始末并解决问题
当孩子完全冷静下来后,跟孩子一块讨论一下让他产生情绪的事件始末,引导他发现自己为何会产生不好的情绪。
探讨将来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又该怎么样做?父母跟孩子一块商量出适合的解决方法,最后再夸夸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这能让孩子提升正确处置自己情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