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爸妈妈感觉学习太痛苦,完全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坚决实行孩子在上小学前什么都不学,对孩子来讲才是快乐成长,才是对孩子好。却不知,孩子天生有好奇心和学习力,在日常自然而然地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事物能给他们带来愉悦感与收获感。
之前看过有位母亲在网上留言说:自己一贯对孩子贯彻快乐教育,学前没辅导任何认字和算术,结果上了小学跟不上,每天被老师差评,自己每晚都忍不住对孩子咆哮。孩子一直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在将来小学日常依然没办法适应,作业不做,学习差跟不上,讲道理、打骂也都没用,这该如何解决?
这就是走秘方向的快乐教育的后果。孩子自然是不开心的:在学校每天被老师差评,回家还要被母亲骂,这日子简直太糟糕!爸爸妈妈显然也不快乐,以至于对孩子吼叫、打骂,这时他们如何忘记“快乐教育”了呢?
孩子在学校已经非常不快乐了,回到家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安慰他们,具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有重新获得快乐、重新获得自信的勇气。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个爸爸妈妈内心的美好愿望,但大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也必不可少地随着着烦恼。怎么样看待孩子的快乐成长,父母的快乐教育?第一需要要了解地认识:成长中没绝对的快乐,而那些不快乐中总是蕴藏着要紧的教育契机,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应该盲目。
爸爸妈妈期望我们的孩子整天快快乐乐,不想让他们体验伤心、挫折、羞愧等情绪,即便是负面的情绪,对孩子的进步也非常重要。很多研究发现,适度的内疚感可以让孩子控制自己的冲动。
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种情感体验都是有其要紧用途的。但,在整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必须要注意培养孩子进行适度的情感表达,而不是强烈到能将人淹没的情感。帮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情绪,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指出他们的行为对别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孩子的日常并不处处是鲜花和阳光,他们自然而然的在日常体验着各种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所以,“快乐教育”不是小心翼翼地让孩子时时刻刻都感到快乐,而是要看爸爸妈妈在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做了些什么,有没抓住如此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