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推进,高考考试改革趋势明显。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有关高考考试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拳文件,引起社会很大关注,也带来不少猜测。高考考试改革后,中学生受影响巨大!男生苦,女生乐?
新高考考试规范对中学生的影响
1.考试考哪几科的变化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考试采取文理分科,考试考哪几科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考试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同;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目前的准初中三年级生开始实行。
影响: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进步。
在中学,实行文理分科之后,理科生只了解一天到晚的进行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练习,然而表象之下却忽视了平时情操和对于文史常识的认知,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少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时重视史政文化常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练习,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点的。
文理不分科才是对于学生的将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可以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途径,更为未来的就业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1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考试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考试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考试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目前的准初中三年级生开始实行。
影响:第一,高校会渐渐看重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看重,能够帮助高中三年级学生看重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第二,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考试之后,也能够帮助减轻高中三年级考生的重压;
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益于学生培养我们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高考考试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考试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目前的准初中三年级生开始实行。
影响: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两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考试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适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重压,有两次机会考试,如此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筹备和复习。
4.综合素质考试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中三年级学习成绩基本状况,除去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依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止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考试录取也会参考。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目前的准初中三年级生开始实行。
影响: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进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规范,促进人才培养方法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点;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中学生怎么样应付这一变化
1.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要紧
取消体育专长生加分项目;取消初中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出色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出色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拥有高考考试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考试将更公平,考分将变得更要紧。
2.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
高考考试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考试总分,就高考考试总分的区别度来讲大大减少;数学在以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减少困难程度,区别度也会较大降低,只有语文的广度、困难程度提高,因此语文在高考考试总分中区别度会最大,最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升需要长期积累,小学初中不抓,中高考考试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将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用途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初中乃至高中第一要紧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3.中考择区择校要紧,择班同样要紧
之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后择班的重要程度会被进一步强化。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势必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将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去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有哪些好处,重点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根据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困难程度、进度、师资、教程、考试试题、生源等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父母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也要转变了!
4.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正常的状态
虽然未来的高考考试取消了文静、科技、体育等专长生的所有加分,这类兴趣喜好好像都不再要紧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父母需要要获悉:最多两年将来,高考考试录取将不再区别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概要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根据专业进行,学哪种专业与孩子的兴趣、喜好直接有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原来不少父母带孩子学文静、科技、体育专长主如果为了升学,功利性非常强。之后学专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同,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专长所在,父母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以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5.高考考试改革后男生更苦 女生更乐
男生受自己生理特征的影响,顽皮,比女生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生更困难。
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生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想同意父母、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升语文水平。而男生大部分一般还会依旧故我。目前考上知名大学的女生本来就比男生多了,高考考试改革后女生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生的父母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总之,如何说也不可以让男生在这重点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