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的成长,你我同在——写给初中一年级新生父母》 来源|长沙教育)
新学期开始了,不了解你孩子班上的老师有没给各位父母一些寄语呢?
亲其师信其道,挖掘老师的亮点,引导孩子喜欢我们的科任老师。
通过电话、QQ、微信,多与老师交流。
不给孩子左右摇摆的爱,要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多一些自我深思。
不做甩手掌柜,多给孩子一些优质的伴随。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一定、鼓励、期待……
这个学习伊始,长沙南雅中学习数学教师、班主任范韵就如此“贴心”地给班上各位父母献上了开学的第一封信。
孩子、老师已经进入了开学状况,不了解父母,你呢?
读读这封信,让自己也开个学吧!
尊敬的各位父母:
大伙好!
第一我想祝贺你和孩子成为大家这个大伙庭中的一员!
此时,你的心情可能既开心又担忧。由于大家的孩子已经步入生活旅途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已经正式成为一名中学生。然而,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的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生活知识告诉大家:当飞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筹备的乘客比较容易站立不稳。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假如大家缺少心理筹备,不可以准时调整的话,就会出现不适应。为了能帮助大家的孩子迈好初中第一步,我今天就如下几个话题与大伙进行探讨:
初中三年是个什么样子?怎么样帮助孩子把握这三年?
初中三年总是会成为一个孩子成长的“分界线”。由于初中阶段不止是孩子身体迅速成长的阶段,也是学业困难程度和强度变化较大的时期,更是孩子心理进步、情绪变化较大的敏锐期。初中三年的目的是:让孩子培养自主、独立、自律的性格特点和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
我觉得初中三年可以用几个不一样的关键字来形容。
初中一年级的关键字是“适应”和“培养”
初中一年级刚进去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怀有对将来美好憧憬,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即便在小学比较调皮、学业比较落后的同学,也总是暗下决心“弃旧图新”。作为父母和老师,大家要借着这个契机去帮助他们进步。初中与小学有不少地方不同,初中的课多了,题目难了,大家要去帮助孩子们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
大伙了解一个习惯的培养至少是21天。在刚入学的21天大家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预习的习惯、听课做笔记的习惯、整理错题的习惯、拟定计划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让孩子提前预习,携带问题进课堂学习效率会更高。认真听课的孩子课堂上总会有笔记,父母可以通过检查课堂笔记来认识孩子的课堂状况。让孩子把作业、试题中的错题整理成册,便于他找源于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升。任何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大家需要培养孩子,拟定天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计划。
关于阅读,有人说念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只须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些心思与时间。尹建莉老师说“爱阅读的孩子更有爆发力”。我感觉念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喜欢念书的孩子心灵丰富。作为父母,无论大家身处什么地方,也无论条件怎么样,大家都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念书的环境,让孩子培养阅读的习惯。
初中二年级的关键字是“分化”和“逆反”
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又要跨上一个的台阶,学科增多,困难程度加强,原先基础不非常扎实的同学,就可能因此而被落下来。而一旦落伍,则总是会厌倦学习,并且互相影响。如何孩子预防成绩下滑呢?我感觉要提升孩子对学习的认识,改进孩子的学习技巧,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
有的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缘由的,心理原因是其要紧的一方面。遇见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准时疏泄孩子的不好的情绪。
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常见进入成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大家常看到男孩逞强好胜,容易冲动,爱在女孩面前表现自己;女孩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这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对于青春期,作为父母大家不要怕,要了解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爸爸妈妈不要恼怒,不可“针尖对麦芒”,以任性对任性,不然会火上加油。正确的做法是冷处置,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等他平静下来将来再想方法。对于逆反期的孩子也不可以说教,要巧妙艺术的开解,譬如引导孩子读相应的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的话孩子可以听得进一些。
初中三年级的关键字是“中考”
初中三年级是孩子们重压最大、最辛苦的一年。作为初中三年级的父母,大家第一心态要放平。心理专家发现,目前毕业恐惧症已经“传染”给了父母,孩子临近中考,一些父母开始焦虑,甚至全身不舒服。大家应该相信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有潜力的!还应从心理上对升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初中三年级生活对孩子来讲是一次全新的训练,会充满不少成长的快乐。家人的自信和乐观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所以在孩子面前要树立一个坚强的你,用你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态度为他指明生活的航向。第二,大家还要准确定位。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只有孩子看重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初中三年级的学习中去。
大家是学校选对的父母吗?——如何配合学校工作,做一位出色的父母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只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需要,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直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方法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确实,教育好孩子可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牵涉到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能否有效地结合,形成合力,牵涉到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能否形成共识。
为了使大家的孩子进步得更好,期望大家的父母能尽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亲其师信其道,挖掘老师的亮点,引导孩子喜欢我们的科任老师。有不少孩子有偏科的现象,有部分缘由就是不喜欢我们的科任老师。老师是人不是神,有缺点非常正常,大家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千万不要乱评价教师,尤其是在面前孩子妄评某老师“太严”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水平”等等。记得上两届我带初中一年级时我和一位幽默风趣的英语老师搭档,这个英语带的两个班成绩稳居年级前列。英语老师带一个学期后生孩子去了,换成一位性格温顺认真的老师。我非常早就给孩子们传达观念:不是老师来适应大家,是大家去适应老师,新的老师也非常出色。大家的父母也积极的配合引导孩子来适应新老师。孩子们非常快就适应新老师的教学,三年里大家班的英语一直排名前列。
通过电话、QQ、微信,多与老师交流。父母平常应注意察看孩子的动向,如发现孩子精神状况不好,吃饭睡觉不香、烧钱大方等异常表现,要准时与老师联系,知道孩子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尤其是不要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记得我当第一届班主任时,班上有个孩子叫小吉,开学第一周她母亲给我电话“你们如此的名校如何还搞体罚呀?”原来是在外教课上由于扔纸团被外教罚站了一节课。每次孩子犯错,父母就听孩子的一面之词然后指责老师,致使孩子愈加嚣张,听说后来变成了社会上的小混混了!大家不少老师都为这个孩子惋惜,觉得这个孩子是被她母亲害的。
理解老师工作的艰辛,帮助老师为的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得带初1210班的时候,我碰到了一对情商特别高的母女。开学第一天,我还在办公室里整理东西,孩子的母亲和孩子就找到我“范老师,你好!我叫陈雨璇,是你班上的学生。有哪些忙要帮的吗?”我非常感动,回答道“暂时没!”“那大家就把班上的卫生搞好吧!”她母亲说。在这个班我第一个认识的就是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大家的学习委员,中考6A进了雅礼,通过入学考试进入了理科实验班。记得上届1322班,我想在每次月考后给孩子们奖励书,但手里没一点班费。我在父母QQ群里讲了一下我们的困难,父母立刻组织成立班级成长基金会,每次月考买书都不让我操心。我非常感动,就凭我的一句话父母就立马行动,他们是那样的信赖我,那样的配合我,我没理由不更用心的工作。
做一位老师喜欢的父母。我电话采访了几位老师,问他们最喜欢哪种父母,最不喜欢哪种父母?
A老师说: 最喜欢给班级出谋划策的父母;最不喜欢在QQ群里,微信群里说三道四破坏班级团结的父母。
B老师说: 最喜欢理解老师,支持老师工作的父母;最不喜欢碰到问题,只能指责老师的父母。
C老师说: 最喜欢负责任,明事理的父母;最不喜欢把孩子丢到学校,就不管了的不负责,不懂事的父母。
近期在微信里流传的一篇文章《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孩子的成长》,写得非常不错,写得非常真实,我最喜欢里面得一句话是“父母和老师的相遇,就是爱和信赖的相遇!”确实,有了爱、有了信赖,我相信家校之间没那些问题不可以解决的。
大家是孩子选对的爸爸妈妈吗?——如何做一位出色的父亲或母亲呢?
不给孩子左右摇摆的爱,要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上一届初1322班,我初中三年级接班时非常同事就给我备底,说班上有位特别调皮的女生,常常顶撞老师,对同学也是大喊大叫,同学们也都怕了她。我对她进行特殊的关照,第一学期平稳的过去了。第二学期忽然不来上学了,在家和父母吵架。非常想帮孩子一把的我走进了他们家,她母亲觉得孩子今天的情形都是老公放纵所致,抱怨其平常教育孩子不跟她站在一块,常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她。而孩子父亲则又向我历数老婆怎么样不考虑家,怎么样对家庭没责任感。听了他们的争辩后,我了解了孩子的问题所在了。家庭中教育孩子是爸爸妈妈的一同责任,但不少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都会存在多少的分歧,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重点是大家做爸爸妈妈的怎么样看待和处置这类不同。当建议不同时,总是都会固执己见,彼此看不惯他们的办法、看法,比较容易发生争执。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争吵,如此不只使孩子在观念上产生混乱、是非不分、也让孩子不知所措,没安全感,给孩子心理的进步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为孩子逃避责任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同时也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家庭不和。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你们的不同,建议不同时,先妥协一下未尝不可,事后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尽可能达成一致。大家常常看到如此的文章,爱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的爱他的母亲,尊重他的父亲。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多一些自我深思。一个出色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出色的父母,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父母。孩子的不少问题,可能是大家某些方面没做好。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多一些自我检讨,你一定不会那样急躁!
不做甩手掌柜,多给孩子一些优质的伴随。有时候孩子不听大家的,是由于大家伴随得太少为孩子付出的太少。这种的伴随应该是忘我的,全身心的。记得带初1210班时,有个孩子一进去不久就逃学,不听课,打架,父亲是行政领导,母亲是公司老总,都是高素质人才。为何孩子会成这个样子呢?他父亲告诉我由于两口子忙事业,孩子从婴幼儿园开始就推广托管寄宿,周末也是保姆管,问题就是没伴随。
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一定、鼓励、期待。记得过去有一段话在互联网上流传: “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只是每一个人的花期不同。有些花,刚开始就灿烂绽放;有些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其他人怒放了,我们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我们的花期,细心地呵护我们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或许你的种子从来不会开花,由于他是一棵参天大树”。这是一位班主任发给父母的一则短信,我非常喜欢这段话,告诉大家做父母要有这种等待的心态。还有一篇文章《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筹备了一个矮树枝》,讲一个妈妈如何不抛弃不舍弃我们的调皮的孩子,值得大家所有些父母学习。
好好学习,与孩子一块成长。大伙了解孩子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吗?有人说孩子的到来就是为了给爸爸妈妈第二次成长。刘称莲老师说:“假如大家把父母看做一种职业,那样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可以离职,且要24小时全天在岗,无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上去没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培养出出色的孩子,就需要持续的学习。”目前大家的学习渠道不少,可以从互联网微信中读到不少具备启发文章,可以参加一些公益培训,也可以看一些书。这里我给大伙推荐三本书贾容韬老师写的《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刘称莲老师写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块吃苦的幸福》。
孩子是大家的名片,让大家家校携手,形成合力,塑造最好的教育一同体,在名片上谱写最漂亮的诗篇。俗话说得好:“家校同心,黄土变金;家校同向,每天向上。”家庭教育虽然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只须大家家校资源共享,真诚互动,就能让每个孩子都阳光,让每个家庭都和谐。最后祝大家的孩子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永远阳光、永远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