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更要紧。
要了解,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老师。
教育最禁忌的
就是爸爸妈妈怕麻烦
有多少爸爸妈妈说过这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又有多少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主要在老师了。
每次孩子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现的一直老师。
每当老师联系父母,期望和父母一块商量孩子的问题时,得到的回话一直:
“老师,我太忙了,麻烦你好好教育!”
“老师,你一句话顶大家十句,麻烦你帮我教教他。”
确实,目前的爸爸妈妈都困难,为了养家糊口,天天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父母要了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除去学校教育,孩子学到的绝大部分东西都源自家庭与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耽误。
孩子的教育一生只有一次,没方法撤回,也没方法重来。
教育最怕的就是省事,爸爸妈妈的怕麻烦最后误的一定是孩子。
再出色的老师
都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老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是教书育人。
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这是老师的使命,也是老师的责任。
为了这份使命与责任,老师会尽我们的所能去上好课,带好班,教育好孩子。
然而再出色、再负责的老师,也总有力所不可以及的时候。
老师没三头六臂,不少事情老师教不了,需要父母来配合。
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是办不到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件事,一是掌握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二是掌握做事所需要的文化常识。
而父母主要负责孩子做人的本分,老师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事的本领。
换句话来讲,父母偏重育人,老师偏重教书。
同时,大家需要明确的是,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只不过有所偏重,不是绝对的。
老师在教好学生文化常识的同时,也要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品行。
父母在重视孩子品行教育的同时,也要配合老师做好文化常识的学习。
父母和老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每个出色的孩子
背后都是爸爸妈妈在奋力托举
为何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教,孩子的差异却这么大呢?
真的的差距可能不在孩子,不在老师,而是站在孩子身后的爸爸妈妈。
莫言曾说过:“孩子的出色,都浸透着爸爸妈妈的汗水。”
你羡慕其他人家的孩子喜欢看书,那是由于其他人家的爸爸妈妈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你羡慕其他人家的孩子成绩出色,那是由于其他人家的爸爸妈妈在孩子的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学霸,更多的孩子都是像刚开始学走路一样,需要爸爸妈妈躬下身,扶着他们一步一步迈进,直到可以独立行走。
学霸不是天生的。
任何一个出色的孩子,都不是异军突起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爸爸妈妈。
每个出色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每个出色孩子的成长路上,都浸透着爸爸妈妈的汗水。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爸爸妈妈的付出同样必不可少。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复印件
孩子的问题是爸爸妈妈问题的映射
东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谢安,有一天老婆跟他发牢骚说,人家都说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可你如何就不好好告诉你的孩子呢?
谢安说,我如何不教育他,我平时的行为言表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
出色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
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己导致的,而是爸爸妈妈问题的折射。
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有问题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变好,孩子才会好。
正如托乐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爸爸妈妈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何样的人,那你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李嘉诚说过:“一个人事业上最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失败的缺憾。”
大家总说生活艰难,需要努力工作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或许孩子需要的只不过爸爸妈妈的伴随而已。
而且,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教育没办法重来。
假如不是从小就好好教育,孩子长大将来真的非常难改变。
古语云:“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出生时,大伙都是一样的,可后来为何有的成了好孩子,有的却成了熊孩子?
由于,爸爸妈妈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爸爸妈妈一旦缺席,孩子的生活中、性格里,就会有一个再也补不上的漏洞。
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以后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才是你终身非常重要的事业
《穷父亲富父亲》一书中,有句话说得好:“所谓成功,就是有空闲照顾我们的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里,哪个伴随的多,哪个就在孩子心中地位高,哪个对他的影响就大。
假如你以为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中,一直缺席、迟到都没关系,等到孩子长大就好了。
那就大错特错,由于时间一长,爸爸妈妈的意义在孩子的心里就慢慢淡化了。
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们也就不再需要你了。
董卿曾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赚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都敌不过他败家一年。”
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独爸爸妈妈的角色不可替代。
这世间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就是亲子关系。
不要让伴随缺失,不要让孩子受伤,别等到了年老之后才后悔没好好教育过孩子。
作为爸爸妈妈,在还来得及伴随和教育孩子的日子里,请必须要好好珍惜!
父母和老师一同发力
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
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个是老师,一个是父母。
一个孩子要成长,不能离开学校支持,更不能离开家庭支持。
在教育路上,老师和父母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老师了解寻求父母的帮忙,父母足够信赖老师。
正如著名教育家刘长铭所说:“父母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但凡父母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无一例外。”
要想教育好孩子,需要要老师和父母的相互配合,各自承担起我们的教育责任,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收获一个孩子,是老师和父母一同努力的结果。
没完美的老师,也没完美的父母,为了孩子大家都要努力。
让大家一块,让孩子掌握做事,掌握做人,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而一同努力。
最后,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请与老师并肩努力!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