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月考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读拼音,写词汇。(10分)
xià ɡuì qiā zhù kǒu zhào yù jì zì háo
( ) ( ) ( ) ( ) ( )
liàn xí wò shǒu wán pí xuán zhuǎn chè tuì
( ) ( ) ( ) ( ) ( )
2、选一选。(14分)
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角色”中“角”的读音是jué。
B.从偏旁剖析,“砸”的意思与石头有关。
C.“羡”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D.“凭”的韵母是inɡ。
2.下列选项中,既有一对反义词,又有一对同义词的一项是( )
A.庞大 掩护 保护 微小
B.奋力 居然 纪念 拍打
C.绝望 猛烈 激烈 安然
D.分明 分开 强大 抬头
3.当做事遭到拒绝或者遭到挫折时,可以用( )这个词汇来形容。
A.栽跟头 B.碰钉子 C.开绿灯 D.敲边鼓
4.下列句子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
A.我那小子摔碎了两个邻居家的玩具。
B.到底到底如何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C.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D.我闻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5.下列句子中描写大家的欢乐心情的一句是( )
A.大家脸上携带笑容,喜气洋洋。
B.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
C.路上的车灯像闪光的长河。
D.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快活地眨着双眼。
6.天都峰坐落于安徽黄山,下列坐落于福建的景点是( )。
A.泰山 B.华山 C.庐山 D.武夷山
7.下列与“不能貌取人”表达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B.士别3日,当刮目相看。
C.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背后不商量,当面无倡导。
3、词汇训练。(10分)
1.将下列词汇补充完整。(6分)
无( )奈( ) 通( )达( )
哄堂( )( ) 得( )应( )
重整( )( ) 不动( )( )
2.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合的八字成语。(4分)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与“________,________”蕴含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2)老师一直教育大家:“做人要讲信用,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才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
4、句子训练。(8分)
1.照样子,用生动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4分)
例:害怕——母亲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些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方都不敢喘。
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需要写句子。(4分)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材料,做训练。(15分)
材料1、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厦门实验小学决定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下为小学四年级各班的报名状况表。
材料2、
小学四年级课外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11月20日
活动地址:阶梯教室
活动名字:朗诵比赛
活动过程:1.各班代表在各组进行朗诵训练。
2.拓展朗诵比赛。
3.学生抽签决定顺序,按排练需要认真表演,教师与其他学生观看打分。
4.宣布比赛结果。
评分标准:1.朗诵流利,咬字明确,字音精确。
2.表演形式有创意。
活动结果:1、——四(2)班状状
2、——四(1)班元元
3、——四(3)班成成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两项课外活动分别是( )和( )。(4分)
A.体育 B.陶艺 C.科技 D.朗诵
2.材料二中朗诵比赛的活动过程分为( )步。(2分)
A.三 B.四 C.五 D.六
3.怎么样能在此次课外活动中得到高分呢?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2分)
A.表演形式有创意。 B.朗诵很流利。
C.咬字明确,字音精确。 D.朗诵篇幅长。
4.拓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哪些意义呢?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1)班的才才代表班级上台朗诵时忘词了。他难过地回到座位上,尽管老师已经安慰过他,但他还是一脸沮丧地趴在桌前。老师请元元前去安慰安慰才才,假如你是元元,你会如何安慰呢?(4分)
元元来到才才面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提高。(13分)
“是我一个人上来的”
一天,爸爸携带6岁的儿子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爸爸拿出钓鱼竿,儿子就在旁边玩耍。离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坑,孩子非常不错奇,自己悄悄地探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会儿,儿子想回到爸爸的身边,可是他忽然发现坑底离地面非常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儿子非常着急,不能不大声呼喊:“父亲,帮帮我,我上不去了!”可是爸爸没回话。儿子了解,爸爸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不可能听不到。爸爸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儿子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儿子不停地大声呼叫着爸爸的名字,可爸爸还是置之不理。
天日渐地暗了下来,儿子又急又怕,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儿子一边哭泣一边呼喊,可等来的仍然是没回音。不知过了多久,儿子不能不自己想方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
去,探寻可以爬上去的地方。终于,儿子发目前坑的另一面坑壁上有几棵小树。他努力接近着小树,终于艰难地爬了上来。
这个时候,他发现爸爸还在原来的地方悠闲地钓着鱼,仿佛任何事情也没发生。儿子没抱怨,更没愤怒,他径直走到爸爸身边,说:“父亲,是我一个人上来的!”
1.依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6分)
(1)儿子在坑里玩,发现自己上不去,儿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2)对于儿子的呼救,爸爸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3)没等来回音,儿子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读到第2自然段时,状状把自己产生的疑问写在了旁边的空白处,针对这一疑问,下列解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儿子的呼救,爸爸感到不耐烦,不想搭理儿子。
B.爸爸在用我们的方法教婴幼儿教育子自强、自立。
3.在第2、3自然段中,作者没对儿子的( )进行描写来表现儿子在坑底时的情形。(2分)
A.语言 B.动作 C.外貌 D.心理
4.儿子艰难地从坑里爬起来后,既没对爸爸抱怨,也没愤怒,你从儿子的行为中领会到了什么?在方框中进行批注。(3分)
7、习作。(30分)
题目:一张奖状
需要:1.把获得这张奖状的起因、经过写了解,表达源于己的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1、下跪 掐住 口罩 预计 自豪
训练 握手 顽皮 旋转 撤退
2、1.C 2.A 3.B 4.C 5.A 6.D 7.C
3、1.可 何 情 理 大 笑 心 手 旗 鼓 声 色
2.(1)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4、1.(1)他刚坐下就又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时而抬头看看表,时而望望大门口。 (2)大家背着小竹篓,在林荫小道上奔跑着,欢叫着。 2.(1)天气一直变化莫测,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倾盆大雨。 (2)云朵悠闲地在空中散步。
5、1.A C 2.B 3.D 4.可以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陶冶大家的情操。
5.才才,不要伤心了。虽然这次你的表现不够好,但我相信只须你多训练,下一次必然会获得好成绩的。走,大家一块去训练!
6、1.(1)向爸爸求助 (2)置之不理 (3)愤怒、哭泣,自己想方法爬上去 2.B 3.C 4.儿子此刻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