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距离中考仅剩60多天。亲爱的初中三年级同学,作为过来人,我了解此刻紧张备考的你,肯定非常累、非常辛苦;也了解此刻的你,可能有过舍弃的念头,也有过对将来的惶恐。但,不管如何,请你肯定坚持下去!
高考考试状元出炉,他们用十年寒窗苦读,换来清华北大的入场券;
才女武亦姝被清华高分录取,她曾用我们的才华征服了全国人;
华为年薪百万聘用8名博士,他们源于寒门,最高年薪高达201万;
清华毕业生被5家公司同时录取,无一不是炽手可热的网络大平台;
……
你看,这是用实力说话的年代,更是常识当道、学霸当道的年代。而此刻的你,正是处在一个提高自己实力的最好机会。所以,不要再混日子了,目前快乐一时,以后后悔一世。
当你学累了想舍弃时,请想想这3个人……
想想爸爸妈妈
念书非常苦非常累,你的爸爸妈妈其实都了解,你也一直在用小小的肩膀扛起我们的重任。
多少个深夜,你伏案窗前,埋首苦学;多少个清晨,你打败被窝,晨读背诵;上学路上,你骑着自行车,小脸被吹得通红……
为了获得好的成绩,你付出了不少不少,也承受了不少重压。
但我想告诉你,其实爸爸妈妈比你愈加不容易。
成年人的世界,一直都困难,为人爸爸妈妈更是这样。
从你生的那一刻开始,你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了心甘情愿地付出。他们不辞辛苦,努力工作,就是为了你能坐在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室里学习,为了你能有一个美好的以后。
世界上所有些东西都是有因果的,假如你一直感觉岁月静好、生活轻松,那肯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而在你走入社会之前,你所有无忧无虑、风和日丽的日子,都不过是爸爸妈妈走在你前面,替你遮风挡雨。
所以,不要抱怨念书苦,你在为青春拼搏的同时,你的爸爸妈妈也付出了百倍辛劳。
你或许会说,等我长大,我自然会报答他们的。但假如大家学识能力不足,温饱尚且堪忧,谈何报答养育之恩?
当其他人的爸爸妈妈参加“老年旅游团”新马泰十日游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可能连县城都没出过。
倘若家人突发疾病,其他人可以相对淡定的问大夫:“请帮我预约国内最权威的大夫,出差补助不是问题。”
你却由于贫穷,搓着手红了眼:“这个药不报销,大家不需要了。”
终有一天,爸爸妈妈会满目风霜,垂垂老去。而无论是古时候的“老有所依”,还是目前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都是世界上表达最为含蓄,也最具人情味的一种寻偿诉求。
人不可以活得太惬意,更不可以活得太自私。想想爸爸妈妈,你能不努力吗?
想想同龄人
吴军博士在演讲中曾说:
常常有父母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常要上课、补习,还要学各种艺术体育等。
我告诉他,孩子是辛苦的,由于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会是轻松的,只能更辛苦。
你要了解,向上的路注定是艰难的,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打开,不辛苦就会面临阶层下滑。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据清华大学官博介绍,这份#清华学生的计划表# 是正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的“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中的一份展品。
清华大学官微写到:如此学习,想不当学霸都难!
展览还展出了不少清华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笔记、作业、计划等,字迹工整、思路明确,如此的学生怎能不出色!
正应了那句话,“出色的人比你还努力”。
你在寝室打王者荣耀的时候,其他人在学习;
你在哈哈哈看综艺的时候,其他人借助休息时间看书;
你还在望而却步的阶段,其他人在努力提高技能
……
你还有哪些理由懈怠?
多背一个单词,多学一个要点,多看一本书,多学一项技能......
或许这类东西都不可以立即改变什么,但这类内在的东西都会在你的生命中发光发热。
大家常说:“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孤独的。”
而恰恰就是这类孤独背后的努力,收获了不平凡的生活。
想想自己
央视播放过一部名为《翻山涉水上学路》的纪录片,光听名字,你可能都感觉匪夷所思。
纪录片讲的是一些落后国家区域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去上学。
明明那样苦,那样危险,为何还要上学呢?
“由于他们不想再过如此的苦日子了”。
大家都上过学,但这样艰辛坎坷的上学路,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端坐在干净明亮的教室中,生活在幸福和谐的家庭里,享受着父母和老师的关心与爱惜,哪个更苦,哪个更累?
俞敏洪说过,他三次高考考试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摆脱在农村待一辈子的恐惧感。
“农村的生活一眼能望到头,再努力奋斗一辈子,也只能被困在原地 。”
不要等到长大后才了解:
你目前做对的每一道题,都叫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目前多拿的每一分,都会叫你遇见更好的生活。
念书,是你通向这功利世界的最体面武器。
学习的苦,只须你主动咽下去,就能换来甜美的果实;而生活的苦,是在你躺着不动的时候,悄悄即将来临的。
亲爱的同学,当你厌学,或者感觉念书非常苦非常累时,就想想自己,想想将来吧。
好似电影《风雨哈佛路》里,女主角说:
我在任何状况下都需要往前走,我和别的人来的世界不同,我没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在想要舍弃的那科,想想为你负重前行的爸爸妈妈,想想和你年龄相仿却努力奋进的陌生人,也请你想想你的目前和将来,可能你会获得第三出发的动力。
最后,再送给屏幕前的你两句话:
1.念书这件事,认真你就赢了!
2.来得及,考得上,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