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上海2018-2019学年杨浦高级中学高中三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考试试题

   日期:2025-06-20     来源:www.sjnhun.com    浏览:432    
文章简介:杨浦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语文摸底测验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按需要填空。(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

杨浦高级中学2019高中三年级语文摸底测验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按需要填空。(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______郴州旅舍》)

(3)《水调歌头》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按需要选择。(5分)

(1)下列各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粮食不同于其他商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可以像工业商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要紧。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置后,拥有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买家对环保袋的客观需要的势。

C.交通台近日播报说,有些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看重。

D.荞麦具备减少毛细血管脆性、改变微循环、增加免疫力有哪些用途,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下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大家都知道,社会期望一旦提升,如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一般是绝不可能降低而一直不断上升的。②因此,解决问题的重点在财富分配这边。③当然,解决的思路需要立足于两个方面,即社会期望和财富分配。④怎么样逐步提升社会公正感,成为目前中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⑤从社会期望方面入手的解决思路极为有限,甚至是徒劳的。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①⑤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③②⑤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无色之色

(1)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中,有一种无色为绚烂之色的思想。

(2)中国哲学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色空思想,主要强调“空中见色”,色的世界是表象的、欲望的,而无色的平淡素朴方是大道之本真。中国在先秦时期就进入了所谓“色彩绚烂的年代“,孔子“恶紫之夺朱也”的感叹,就是针对当时迷恋于色彩绚烂的形式之风所发出的。老子从他的(    )哲学出发,对色的世界进行猛烈的抨击:“五色让人目盲,五音让人耳聋,五味让人口爽”——色、音等用途于人的感官,使人成为欲望常识的俘虏。禅宗在佛学色空哲学影响下,发扬老庄素淡哲学思想,高扬一种无色的哲学,觉得无色乃天下之本色,以色道色,并不可以带来真的的绚烂,而无色之色,才是根本之色。中国艺术的空间观念,深受这一哲学的影响。

(3)有色的时间是表象,空幻不实,而无色的世界才是本色。中国艺术在空间意识上,对无色之妙颇多注目。这在各门艺术中都有体现。如在建筑艺术中,南国乡村传统的建筑多是“黑白世界“,粉墙黛瓦,在青山绿水之中,勾出淡淡的素影,有一种让人难忘的美。

(4)中国艺术对无色意义的认识莫过于绘画中水墨的创造。传统绘画被叫做“丹青”,意思是,绘画是运用丹青妙色图绘形貌的造型艺术。六法中的“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谈的就是形和色。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成为中国早期绘画的基本原则。绘画是运用无色之妙来创作的。中唐以前,中国画追求镂金错彩的美,如顾恺之的作品色彩富丽,在追求线条的流动以外,也追求色彩的流丽繁缛。但中唐之后,伴随道禅哲学的时尚,却改变了这一进步方向。

(5)唐代绘画的要紧事件是水墨画的出现。水墨画是用墨在宣纸或白绢上直接作画,没任何色彩,后来将以水墨为主要表现方法,加以少量颜色的画也叫水墨画。水墨画的出现,在世界艺术史上的价值不亚于油画之于西方绘画。在唐代,水墨画的出现过去引起当时画坛的震动,但哪个也没想到如此一种形式后来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方法,水墨画在肯定的程度上成为中国画的代表。据了解王维是中国第一位水墨画家,有些人干脆就将水墨画的创造权给予王维。在唐代,有不少画家为水墨画的创造做出过贡献,如当时一位叫张璪的画家,作画全用水墨,手执双笔,画出的画有烟霞流荡的氛围,成语“双管齐下”就源于于他。有一位叫王默的画家,创立了泼墨的办法,今天还有人用此法作画。他在画画之前,先喝得大醉,然后将宣纸铺好,手捧墨水往宣纸上泼,并用手在画面上直接涂抹。

(6)水墨画作为要紧的表现形式,也引发了理论上的考虑:托名王维之作的《山水诀》说:【1】水墨非但不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表现办法,而且是达于世界本性的一种方法。由于,在中国哲学中,无色的世界为世界的本色。中国艺术与其说要抛弃色彩,倒不如说是归于本真。清恽南田对色彩的质疑,就非常有代表性。他说:“作画至于无笔墨痕者化矣,而观者总是勿能知也。毛嫱丽姬人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快骤,又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这段议论受《庄子》影响,南田强调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是没意义的。美是相对的,像西施,每人以为其美,但鸟见而飞、兽见而走。艺术要超越相对而追求绝对的美。作为无色的本源的世界,正是艺术家所应看重的。

(7)南田好友笪重光《画筌》说:“丹青竞胜,反失山水之真容;笔墨贪奇,多造林邱之恶境。……墨以破用而生韵,色以清用而无痕。轻拂轶于稂纤,有浑化脱化之妙;措色难于水墨,有藏青藏绿之名。盖青绿之色本厚,而过用则皴淡全无;赭黛之色本轻,而滥设则墨光尽掩。粗浮不入,虽浓郁而中乾;渲晕渐深,即轻匀而肉好。间色以免雷同,岂知一色中之变化;一色以分明晦,当知无色处之虚灵。”

(8)这一段关于用色的看法,王石谷和南田给予非常高评价:“此言一色中变化,已造妙境。【2】”笪重光反对青黄缕出、丹青竞胜的色彩观,他倡导清淡素朴。在用色和水墨之间,他以为水墨的表现力更强,所谓“措色难于水墨”。而此一段论色,最后落在“当知无色处之虚灵”,无色之色是为大色,无色之虚中有灵气飘卷。

(9)无色的妙韵,唐代张彦远就已经注意到了。他提出“墨分五色”的思想:“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墨本无色,何以有五色,此在于“得意”。这个“得意”,我理解有两层意:一是得色之本真,二是以意得意,在个人的心灵中,绚烂的世界出现了。如此的无色世界,就是一个“灵的空间”。而以色道色,徒具表面之灿烂,其实不可以真的表现世界,只能是“物象乖”。

(10)黄公望是画雪的高手,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其《九峰雪霁图轴》,绢本,墨笔,画作于他八十岁之时,笔墨老辣中见温顺,不似王维平远的山势,而是画山峰林立,所谓“九峰”者,多峰也。山峰一一矗立,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幅画在构图上具备独创性,山如冰棱倒悬,境界超迈,让人魂惊魄悸。黄公望画的是一个琉璃世界,一个玉乾坤。大雪初霁,山峰静穆地沐浴在雪的拥抱之中。山峦以墨线空勾,天空和水体以淡墨烘出,以稍浓之墨迅速地勾画出参差的小树,而山峰下的树汁如白花一样绽放,笔势斩截,毫无拖泥带水之嫌,法度谨严。雪是冷的,但大痴画来却有玉的温润、玉的透灵。这整体透灵的琉璃世界,居然是用水墨画出,真是不可思议。石涛曾说:“【3】”这幅画正可当之。正是山空有云影,梦暖雪生香。在这种冷世界中,使人体味到清香四溢的境界。

3、联系上下文,除“素淡”一词外,在第(2)段的空白处填入适合的词汇是________。(1分)

4、第(2)段加点词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3个句子比较适合放在【1】【2】【3】处的顺序是(    )(3分)

①水墨“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②至论及无色处精微之理,几于入道

③墨海里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①②③

6、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早期绘画的基本原则与本文强调的艺术家所应看重的无色之色是绘画的两种不同原则。

B.左右中国艺术空间观念的无色哲学,是受孔子、老子的思想言论与禅宗一同影响而诞生的。

C.第(7)段笪重光的画论只说到了水墨比用色在表现力方面更胜一筹、无色处有灵气飘卷。

D.王维是中国第一位水墨画家,张璪青史留名是由于创立了全用水墨、手执双笔的创作方法。

7、结合文中谈论绘画“无色之色”的有关段落,赏析文章以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轴》结尾有哪些好处。(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6分)

李家宝

  (1)李家宝是只白面白腹灰背的吊睛小猫,之所以有名有姓,是由于他来自妹妹的好友李家,家宝是妹妹给取的名儿。因为身份有别于街头流浪到家的野猫狗,便连名带姓地叫唤他。我早过了纯真无邪烂漫的年龄,宁爱清洗有条理的家居而早疏淡了与猫狗的厮混,因此一眼都不看李家宝,就算是连父亲也夸从未见过这样粉妆玉琢的猫儿。

  (2)有了姓的猫竟真不比一般,不知什么时间开始,他像颗花生米似的时常蜷卧在我手掌上,再大一点年龄,会连爬带跃地蹲在我肩头,不管我念书写稿或行走做事,他皆安居落户似的盘稳在我肩上。天冷的时候,长尾巴还可以绕着我的脖子,正好一圈,完全像贵妇人大衣领圈镶的整只狐皮。

  (3)这样人猫共过了一冬,我还不及懊恼就无声无息被它讹上了,只忙不迭逢人介绍家宝的独一无二。家宝短脸尖下巴,两只大眼橄榄青色,眼以下的脸部连同腹部和四肢的毛色一样,是纯白色。家也有纯白的波斯猫,但再白的猫一到家宝面前皆失色,人家的白是粉白,家宝则是微近透明的瓷白。

  (4)春季的时候,家里两三只漂亮的母猫发情,惹得全家公猫和邻猫皆日夜为之倾狂,只有家宝全不动心依旧与人为伍,为此我非常暗以他的未为动物身所役为异。夏季的时候,他只须不在我肩头,就高高蹲踞在大家客厅大门上的摇窗窗台上,冷眼悠闲地俯瞰一地的猫狗。我偶一抬头,四目交接,他便会飞速地拍打一阵尾巴,好似我与知心的朋友屡屡在闹嚷嚷的人群中默契地遥遥一笑。家宝这类行径也引起家里别的人的称叹,有说像个念佛吃素的小沙弥,也有说宝玉若投胎做猫肯定是家宝这副俊模。

  (5)这之后不久,朋友武藏家里突生变故。新买的一只俄国狼犬“托托”乏人照顾,便转送给大家了。自打托托来后,以前和家宝相处的时间完全被取代。因为家不止一次发现家宝常背地里打托托耳光,我便不能不郑重告诉家宝,托托是娃娃,任何事要先让着娃娃的。家宝只开心我与他说话,连忙一跃上了我的肩,熟练到我随口问“家宝,尾巴呢”,他便飞速拍打一阵尾巴。我和他已许久没玩这类了,而他居然都还记得。我暗暗感觉难过,但并没因此重新对待家宝如前。

  (6)家宝仍然独来独往不理其他宠物猫,终日一个人盘卧在窗台上,我偶尔也随家人斥他一句:“孤僻!”真的想对它说的心底话是:目前是什么样的世情,能让我一直全心相待的人实没几个,何况是猫儿更妄想奢求,你若真是只聪明的猫儿就该早了解才是。但只须客人来的时候,不免应观众需要表演一番。我拍拍肩头,他便一纵身跃上我肩头,从来没一次不顺从我。在众人啧啧称奇声中,我反因此暗生悲凉:李家宝啊李家宝,你若真是只有骨气的猫儿,就不当再理我再听我使唤!可是家宝一如往昔。

  (7)家宝渐不像以前那样爱干净勤洗脸了,他的嘴里好像受了伤,时有痛状,不准人摸他的胡子和下巴一带,因此鼻下生了些黑垢。但就是这样,家宝仍旧很好看,像是非常有风度修养的绅士唇上蓄须似的,而我并没注意到他的日益消瘦。

  (8)元宵节晚上家里宴客,商禽叔叔的小女儿奴奴整晚上皆猫不释手,妹妹遂建议把家宝送给奴奴,反正家宝是最亲近人且尤需人宠惜的,目前遭我冷落,不如给全心疼他的奴奴好。我想想也有道理:一来奴奴是真的爱猫,非如其他孩子的好玩没常性,二来趁此把长久以来的心虚愧歉作一了断。至于家宝的离开——到底是猫啊!此一去有吃有住,断不会如人的重情惜意难舍弃吧,便答应了奴奴。

  (9)一星期后,商禽叔叔把家宝带回,说家宝到家后几天不愿吃饭。我又惊又喜地把纸箱子打开,家宝已经不再是家宝了,瘦脏得不成形状,我喂他牛奶替他生火取暖擦身子,了解这几天里他是怎么样心如死灰形如槁木了。很好,他只不过只不会思不会想的猫,可是我对他做下无可弥补的伤害则是不容置疑的。

  (10)此后的一段日子,我每天照医师指示替家宝清洗口腔和灌服药剂牛奶,家宝也过去有恢复的征兆。直到有一天晚上,天气太冷,我特别灌了一个热水袋放在他窝里,陪着他,摸了他好一会儿,他瘦垮得像个出了问题的玩具。我当下了解他可能过不了今晚,于是他摆设好一个最平稳舒适的睡姿,轻轻叫唤他各种以前我常叫的绰号昵称。有时我叫得切,它就强撑起头来看看我,双眼已经睁不圆了。我问他:“尾巴呢?”他的尾巴尖微弱地轻晃几下。他病到这个地步仍然不忘大家一同的老把戏,我想凡是有一丁点儿可能,他必然会再一次爬上我的肩头。要紧的是,他用这种方法告诉我已经不在意我对他的种种了,他是这样有情有义有骨气的猫儿。

(11)次日清晨,我在睡梦中了解听到母亲在楼下温和地轻语:“家宝最乖,婆婆最喜欢你了噢……”我寻到后院,见母亲正在桃树下掘洞,我过去摸他、打量他,他还暖软的,但姿势是我昨晚替他摆的。家宝双眼没合上,半露着橄榄青色的眼珠。便去拨他的眼皮,就合上了,是一副乖宠物猫的睡相。他的嘴巴后来已经快被我医好了,可是,我医好了他的伤口,却不知把他的心弄得怎么样破烂不堪。

(12)家宝被埋在桃树下,那时还未到清明,风一吹,花瓣便随我的眼泪闪闪而落。目前已浓荫遮天,一树的桃儿尖已泛了红,我常在树下无事立一立,一方面算计桃儿,一方面伴伴坟上已生满天竺菊的李家宝。

(选自《猎大家》,略有删改)

8、第(2)自然段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使人猫相处的场景跃然纸上,请对此加以赏析。(6分)

 

9、作者的家人为何说李家宝像个“小沙弥”?(2分)

 

10、文章几乎通篇以“家宝”“他”来称呼宠物猫,足见作者已视家宝与人同等,有两处却以“李家宝”相称,分别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4分)

 

11、这篇文章饱含对家宝的思念,更有着对家宝的深深愧疚。联系全文,概括出作者的愧疚之事,并指出它们在形式上的一同用途。(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12—14题。(8分)

________·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①,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娇眼:指柳絮宛若惺忪睡眼,似困似散欲开还闭。

12、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1分)

A.沁园春      B.水龙吟      C.满江红      D.水调歌头

13、下列对本词意境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哀怨缠绵      B.委婉端庄      C.雅逸鲜明      D.精微超旷

14、有人说本词结尾“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写得最为精妙,请赏析其妙处。(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1)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昌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自谓李医生恩私至深,无任感激。初事颜平原,尝佐其征南幕,亦累荐之。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历虔州刺史。

    (2)__________宪宗时,边烽累急,大臣议和亲。上曰:“比闻一诗人名字稍僻者为哪个?”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帝举其诗,对曰:“戎昱也。”上曰:“尝记其《咏史》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地下千年骨,哪个为辅佐臣!”’因笑曰:“魏绛①何其懦也!此人如在,可与武陵桃花源,足称其清咏。”士林荣之。

    【注】①魏绛:春秋时晋国医生。晋悼公时,魏绛倡导与戎狄讲和,并举出和戎的五种好处,被晋悼公采纳。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亦累荐之(        )      (2)辟为从事(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1)比闻一诗人名字稍僻者为哪个(    )

A.连接      B.近来      C.比较      D.等到

(2)可与武陵桃花源(    )

A.参与      B.赞许      C.给与      D.和

17、下列“以”使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3分)

A.欲以妻昱              B.宰相对以冷朝阳、包子虚,皆非

C.以罪谪为辰州刺吏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18、把第(2)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至德中,以罪谪为辰州刺吏,后客剑南,寄家陇西数载。

 

19、文章提及魏绛的主要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概括戎昱的性格特征。(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1)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______》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观秀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2)“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愿1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

(3)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医生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好像正人君子之相貌。

(4)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节选自马存《赠盖邦士序》

21、第(1)自然段的空白处是子长的代表作,请填入其作品集名字。(2分)

 

22、文章第(2)段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点,请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6分)

 

23、作者的倡导恰好呼应了“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总是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请写出这句话所在文章的篇名。(1分)

 

24、本文是一篇节选文章,请依据已有内容,推断下文的内容。(3分)

 

三  写作(70分)

25、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念书不足以知道生活,直到后来才发现假如不知道生活,是读不懂书的。

你觉得念书与生活是什么关系?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需要:(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有关信息。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