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是一种非常难说清的话题,小姑娘对母亲不听话,但对姥姥不不听话,对姐姐不不听话。为何?由于小女孩喜欢婆婆的宽容,喜欢姐姐的理解,就是不同意一个整天婆婆母亲无休无止唠叨个没完的亲母亲。所以即使是母亲,也要像婆婆那样宽容,成绩降低了,喜欢某个男孩了,起床晚了,被老师批评了,都小事一桩,哪个不是从孩子过来的,哪个还没一点儿小任性呢?只须要像姐姐那样知心,提醒提醒她需要注意一些或许会发生的问题,或防止某些麻烦和误会就好。交流中携带理解的心情和语气,而不是教训人的语气和情绪。
试想一下,即使在你眼中她哪哪都不出色的女儿,可还是有人无条件地喜欢她,这是为何呢?由于其他人喜欢的全是她的优点,而你看到的全是她的缺点和问题。所以,任何事拧着来,越拧越对抗,她不就越发看上去不听话了吗?反过来可以如此想,我亲生的女儿,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不喜欢她,我还要无条件接纳她,从表情到内心都爱她,赞美她,开导她。如此去知行合一点话,女儿还会不听话吗?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可能也是对我们的教育。
孩子从一生下来,大家就应当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教育方面刚开始就应当着手好。
第一,爸爸妈妈应当开明,任何事应当商量,而不是命令式的,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当然,尊重孩子的意愿并非放任孩子,而应该是有所放有所收。譬如孩子在挑选衣服上,孩子或许选了一件不漂亮的衣服,可是她非常喜欢,并且感觉超美。这时,或许大家做爸爸妈妈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二,家环境要宽松。孩子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想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可是不少爸爸妈妈已经筹备好了复习提纲,作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被逼着去做作业了。长久以往,孩子会厌倦,抵触,从而就会成为爸爸妈妈的“不听话”。
第三,假如孩子已经开始和你顶嘴,并且非常反感你了,这时,爸爸妈妈该如何解决呢?冷静,尝试换位考虑,去知道孩子心理,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角色互换,会理解孩子,也会缓和紧张的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青春叛逆期这个心理进步过程,大多数孩子表现比较温和,在父母可以理解忍受的范围之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表现会比较过激,这可能跟小时候父母太过分娇纵或者需要太严格,期望值太大有关系。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我感觉不可以再拿孩子小时候的那种父母作风来对待,你越压制,孩子反抗会越激烈,我想一方面忍一些,一方面多加引导,常常做些疏导,偶尔示弱一点,一块伴随孩子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