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考像是一锤子交易,只有最后一刻敲响,才能决定学生是不是能上好学校。现在,一个分数定天下的格局将打破。云南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表示,云南全方位推行普高课程改革和中考规范改革,明年起取消全省统一的初中升学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规范。
以中考成绩为唯一教育水平评价标准,异化了义务教育本质,助长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本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引向以应付中考为核心的升学教育误区,不利于教育公平。推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改变传统中考模式,这种教育改革思路值得称道。但高中教育资源配置仍不均衡,改变传统中考模式将来,学生都需要上好高中,如何解决?
其实,中考成绩成为唯一教育水平评价标准,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当的产物。取消中考应该有一个首要条件,那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达成教育的均衡进步。假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规范设计不健全,即便改变传统中考模式,恐怕各种隐形考试与择校大战也不会停止。这在客观上还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陷入另一种考试泥沼。
近几年,教育资源经过整理,名义上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状况有所改观,但学校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这既有硬件设施的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方面的差异。大家目前谈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大多停留在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的层面。假如说硬件设施要紧的话,师资力量与学校教育环境更要紧。
再者,学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与事业进步环境不同。尽管师资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看重,但并没得到根本解决。学校对优质师资多采取保护手段,甚至到处挖掘优质师资,这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一大障碍。因为校际差异,优质师资非但不愿向薄弱学校倾斜,还有向名校集中的趋势。因此,假如教育部门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再谈取消中考,将更为稳妥与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