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这是教师的职责,相信不少好老师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不错。但说到善待自己呢,相信不少老师都不及格咯!
大家一直强调老师要一味付出、不辞辛劳,燃烧自己,点亮学生,但忽略了自己,忽视了家庭,如此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不幸福,又如何教学生幸福呢?
所以,老师善待自己,事实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活得精神气,健康,幸福,生活美满,这种状况才能感染学生。
窦桂梅: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清华附小校长、特级教师
儒雅的教师所外显出的形象会化作无声的教育力量,熏陶感染每个人。特别在当今年代,我觉得倡导儒雅非常重要。
不少教师想穿休闲装,特别是青年,装扮太过时髦,走在大街上看不出其教师身份,而这总是会被学生模仿。
在清华附小,我需要老师们在学生面前要努力做到仪态优雅,即衣着整洁、得体大方,不要太随便、太邋遢,坚决不可以穿“短、透、露”的服饰,但鼓励女教师画淡妆。在学生面前要举止文雅,互敬鞠躬礼,特别谈吐尽力谦恭和蔼,迅速地想,缓慢地说,擅长倾听与包容,不固执己见。同时,需要教师努力追求内涵博雅,有美好心灵、悲悯情怀。一句话,斯斯文文,然后君子也!
无论社会如何复杂,教师地位有待提高,大家依旧可以活出教师应有些尊严乃至神圣感、收获感,你依旧可以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
俞正强:不鼓励忘我工作,老师们最好能按时回家、按时吃饭
浙江金华站前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提起师德,一些宣传的典型事例总是叫人们感觉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要么在偏僻山村,要么是为学生抛弃家人,要么是身患重病。在我看来,这就是师德“知、情、意、行”中的“知”出现了偏异。它将师德过于拔高,让老师们在感动的同时心生敬畏,不自觉地选择了逃离。
原来,学校有一位老教师,天天都要在学校待到傍晚6点将来才回家。她的敬业,我看在眼里,却从没在校会上表彰过她,也没对她进行过个别鼓励。后来,她由于身体欠佳,需要减课。我给她的建议是:先别忙着减课,而是按时回家,拓展个人训练。
我的想法是,老师们最好都能妥善安排好工作时间,然后按时回家、按时吃饭。饭后如有空闲,可以去公园走走,陪陪家人。我不鼓励这位老教师忘我地工作,但又不可以伤她的心。于是趁着她提需要的机会,表达了我的建议。
王君:努力做个好老师,别忘了也要做个好女性
特级教师、任教清华附中
先说句挨板砖的话:我以为,女性,天天考虑穿什么衣服甚至比考虑天天读什么书还要紧呢。
由于,大家先成为女性,然后成为教师。大家这辈子最大的任务,是完成自己作为女性的使命。至于职业,是大家完成女性这个使命的方法罢了,是生命的附加值。
生命本身就是价值,女性本身就是价值。
生命本身就是目的,女性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活出“女性魅力儿”比活出“语文味儿”更要紧。
我甚至还敢大放厥词:女性一生最应该追求两个生活目的:漂亮和温顺。
女人主义者们或者会鄙弃我。但我坚持。由于,走到中年,走到生命的后半段,你会愈加发现:你所追求的所有,其实都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温顺。相反,假如你已经拥有了所有,但就是没拥有漂亮和温顺,你还是什么都没。
只有会爱我们的女子才有能力爱其他人。
只有会打扮我们的女子才有能力打扮这个世界。
王木春:做教师,第一要做正常、健康、开心的人
特级教师、任教福建漳州东山一中
2004年,是我教育生涯中较为特殊的一年。由于连续两届带高中三年级毕业班,学生成绩好,我侥幸获得一个非常高的荣誉。教师节前,我往某市参加颁奖仪式。
颁奖之前,照例先安排几名模范教师代表作事迹报告,几乎每位模范老师的背后都有一连串催人泪下的历史。
报告会后,我一点“光荣感”都没,第一我愧疚于自己和他们比起来,什么“不幸”也没。接着,我从心底胡乱冒着一些问号:教师活得这样艰辛和沉重,在学生面前,在大家心中,就会取得职业的尊严吗?“敬业”二字,固然是教师的职责,但“敬业”等同于“牺牲”自我乃至“牺牲”家人吗?教育事业是殉道者的事业吗?
回想起1999年的一天,大家去看望一位刚做大手术的退休教师。回家的路上,一位我十分尊敬的政治老教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大家当老师的,一方面负责任地工作,一方面要擅长保护自我,做到‘可持续进步’,不然,干不了十几二十年便趴下,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不负责的做法。他反问我:大家总爱把教师比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其他人,为何教师不可以做太阳,既照亮其他人又照亮自己?
后来,我仿佛瞬间“通”了:不可以做“不幸”的教师!我第一得做正常的、健康的、开心的人。回到家里,我把奖状、奖章收进抽屉里,奖金给家人买新鞋、新衣服,剩下的去旅游。
你或许会想,他们是名师,才有如此的条件和权利。
但其实你错了,生活都是学会在自己手里的。
名不名师,和能否善待自己无关。
一个老师,只有先温暖自己,有余热温暖学生;
只有先掌握善待自己,才能有能力善待学生。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