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传授常识,父母养育孩子。
孩子的教育,不能离开老师和父母的一同配合!
教育若只靠老师,
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
不少父母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能全部依赖老师了。
其实不然,为何同样的班级、同样的老师,孩子的表现却不同呢?
由于教育孩子这件事不可以单靠老师,不然就实在太耽误孩子了。
有的教育,老师真的是没有办法。
老师不可以保证你孩子好的品行,给不了你孩子好的习惯,也给不了你孩子念书的兴趣,更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这类话,虽然非常残酷,但非常中肯,愿所有些爸爸妈妈都能看到,都能了解。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的参与。
好成绩不止靠老师,
家庭才是培养学霸的温床
要想让孩子愈加出色,当然要靠学校老师教。
但孩子成绩的高低,家庭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越学校。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只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效,还会给孩子进步导致肯定的消极影响。”
即使孩子上课时听得再认真,回到家却完全不学习,那又有哪些用呢?
学霸不是天生的,每个学霸的背后,都有一个给力的家庭。
学霸的爸爸妈妈未必就是高学历、能力有多强,但,他们能给学霸提供好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
教书的是老师,
但育人的肯定是爸爸妈妈
韩愈在《师说》中如此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意思是说,老师是传授常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老师教的永远是课本上的常识,而课本以外的,是父母的育。
俞敏洪曾说过:“家庭是复印机,爸爸妈妈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假如复印件出了问题,那样大家必须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原因”。
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好的坏的,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所以,有了老师的教,父母的育,教育这件事才完整。
孩子成长的路上,
爸爸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可能可以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父母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在孩子成长的点滴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舍得投入精力、掌握乐于担当。
爸爸妈妈更需要通过我们的言行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
要了解,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自我约束更有用。
每位父母内心都需要有如此一个坚定的信念:孩子的成长,我之责任。
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才是爸爸妈妈非常重要的事业
老师教不到的地方,其实都是父母的责任。
要了解,你的孩子只不过老师海量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不过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但你不同,你是孩子世界里的唯一,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永远是你非常重要的事业。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无论你事业上有多么成功,也抵不了在教育孩子上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亲爱的父母,不要再缺席你孩子的教育了。
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长得更快,有的东西再不教就来不及了。
出色的爸爸妈妈要用心,
更要狠心
中国有句老话:惯子如杀子。
爸爸妈妈惯孩子,不忍心让孩子受罪,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就越不中用。
养育孩子,不止是让孩子吃饱穿暖,更要紧的是可以引导他以后的生活。
每个出色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狠心”的爸爸妈妈。
在“狠心”爸爸妈妈的教育下,孩子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向成功。
爸爸妈妈有狠心,孩子就有多出色。
越是“狠心”的爸爸妈妈,越是活得了解,更是用我们的生命在爱孩子!
父母支持老师,
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常说老师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导致双方的不愉快。
但其实,老师与父母都有同样的出发点和同一个目的,就是教育孩子成才。
老师和父母,一直都不是对立的阵营。
父母支持老师,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师管教学生,不姑息,孩子才有将来。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监督、责怪与质疑,而是安静的支持。
你支持老师,其实也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
没完美的父母,
也没完美的老师,大家共勉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老师和父母是合作伙伴,应携手同心。
老师和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路上非常重要的左右手,缺一不可。
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互相信赖,才能一同收获。
没完美的父母,也没完美的老师,只有家校完美配合才能教育出最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