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材《罐子的声音》含深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听辩不一样的物体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进步听觉能力,让婴幼儿在听听玩玩中,感受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小班《罐子的声音》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让婴幼儿在听听玩玩中,感受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听辩不一样的物体发出的不一样的声音,进步听觉能力。
3.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
4.培养婴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推荐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激起婴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重点难题
重点:能听辩出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进步听觉能力。
难题:能依据指示找到不一样的罐子。
活动筹备
1. 装有核桃,花豆,沙的罐子若干,空罐子一个。
2. 《幸福拍手歌》伴奏,标记牌,黑板。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摇一摇
1. 老师出示一个空罐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们如何了解没东西的?(没听到声音)
2.老师变戏法,把核桃放进罐子里,摇一摇,问:目前里面有东西吗?为何?(有声音由于里面有东西)
2、听一听,猜一猜
1.教师请婴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让婴幼儿为我们的罐子,找相同的朋友,老师依据罐子的声音把婴幼儿分三组坐下
3.让婴幼儿知道每一个罐子中的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在罐子里放了三种东西(沙孩子,花豆孩子,核桃孩子),出示标记牌,让孩子依次认识沙,花豆,核桃标记牌。
请你们猜猜什么罐子里的是沙(花豆,核桃)孩子?感知不一样的物体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3、延伸探究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何?
教学深思
本节课,婴幼儿对活动非常有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氛围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察看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成效会更好一些。(如:声音虽然好听,但在其他人休息或工作的时候,大家不可以发出太大的声音,以免影响其他人)
小百科: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让人耳辨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