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读句子,结合拼音写词汇。(9分)
1.大家学校cāo chǎnɡ( )běi cè( )的墙上长了一片nèn lǜ( )的爬山虎。
2.蟋蟀常常会shèn zhònɡ( )地选择排水yōu liánɡ( )的dì zhǐ( )来建造住宅。它不借助现成的dònɡ xué( ),从dà tīnɡ( )到wò shì( )都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2、选择题。(15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9月初中三年级夜”一句中“可怜”的意思是“可爱”。
B.“须”“茎”“抛”都是形声字。
C.《暮江吟》这首诗中所说的“真珠”指的是真的的珠宝。
D.《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2.下面词汇组合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
A.结实——坚固 B.慎重——小心
C.均匀——平均 D.随遇而安——居安思危
3.下面词汇搭配不适合的一项是( )
A.光滑的墙壁 抛出泥土 B.温和的阳光 揭开秘密
C.倾斜的隧道 漾起波纹 D.伟大的工程 改变方向
4.下面作品与诗人、年代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暮江吟》——白居易——唐
B.《题西林壁》——苏轼——唐
C.《雪梅》——卢钺——宋
D.《鹿柴》——王维——唐
5.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类细丝非常像蜗牛的触角。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
(3)当四周非常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4)这如何可能是一种巧合?
A.比喻 设问 拟人 反问 B.拟人 反问 比喻 设问
C.比喻 反问 拟人 设问 D.拟人 设问 比喻 反问
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察看,知道了爬山虎_________的秘密;法布尔察看了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__________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_________筑巢及孵蛋的状况。他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4分)
2.老师在指导大家写作文时,常用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大家写作时不要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的哲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
3.将下列谚语补充完整。(3分)
(1)立了秋,__________。
(2)8月暖,__________,10月还有__________。
4.爬山虎是怎么样向上爬的?选择适合的动词填空。(5分)
拉 变 贴 巴 触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目前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如此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4、口语交际。(4分)
双眼是心灵的窗户。近年来,小学生的近视率愈加高,怎么样预防近视呢?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完成训练。(26分)
(一)(11分)
①常常能听到如此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很多细胞。”“_________”这种说法是没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每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么多数目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讲,足够了。所以,根本不会有哪些“脑子用多了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常见规律。人的肌体,用则灵,不需要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一定聪明。由于这类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常常处于舒展的状况,脑神经细胞会得到非常不错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愈加发达,防止了大脑的早衰。这跟一台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需要就要生锈,常常运转就非常润滑。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除去了解脑子多用只能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大家还应该知道“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非常重要。大家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假如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老年人维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非常不错的心理状况,可以使我们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非常科学的。老年人尚且这样,何况大家青少年呢?让大家大伙培养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吧!
1.给短文取一个题目,最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人脑用多了会变笨吗 B.勤于用脑
C.用脑的科学 D.人脑的力量
2.短文第①段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3分)
A.人脑用多了会变笨。 B.人要多动脑。
C.动脑筋有哪些好处是什么? D.怎么样动脑?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没用到的说明办法是( )。(3分)
A.列数字 B.举例子 C.作比较 D.分类别
4.大家在日常常常用脑,读了这篇短文,你有哪些领会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爱昙花(15分)
①三年前的春季,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我根据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
②我细心照顾她,每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因为阳光不足,长得非常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什么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中三年级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
③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不久前,我忽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很多,如小型的手掌。阴历8月十三,我来到花架边察看,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了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那“月下美人”啊!
④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很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不过画家笔下的倩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到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的见到鲜活漂亮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⑤这朵昙花,花冠硕大,优雅洁丽,雍(yōnɡ)容华贵,香气清爽诱惑。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赏析“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好看的好的享受。
⑥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早晚?里尔克说:“有什么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所有。”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只须能坚持,锲(qiè)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⑦昙花的品性让人敬佩:她不急于求成,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
⑧我爱昙花!
1.“如愿以偿”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3分)
A.想观赏昙花的心愿达成了
B.想种昙花的心愿达成了
C.想赏月的心愿达成了
D.想要其他人送鲜花的心愿达成了
2.“我”在种昙花的过程中心情历程了什么样的变化?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欢喜欲狂 ②有点心急 ③心情淡然 ④心生敬佩
A.②③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3.作者调动了什么感官来细致察看昙花?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3分)
A.视觉 B.味觉 C.嗅觉
4.短文第⑧段在内容上有哪些用途是( )。(3分)
A.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B.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C.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D.反复出现,一咏三叹
5.作者从昙花花苗种植到怒放的过程中得出的生活哲理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习作。(30分)
近来,你留神察看了啥事物?是如何察看的?有哪些新的发现?在察看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推荐给大伙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1.操场 北侧 嫩绿 2.慎重 优良 地址 洞穴 大厅 卧室
2、1.A 2.D 3.D 4.B 5.A
3、1.向上爬 蟋蟀筑巢 燕子 擅长察看、勤于考虑 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1)把扇丢 (2)9月温 小阳春 4.触 变 巴 拉 贴
4、示例:看书、写字时姿势正确;少用手机、电脑,勤做眼保健操等。
5、(一)1.A 2.A 3.D 4.示例:大家要多用脑,如此才会愈加聪明。
(二)1.A 2.C 3.B 4.A 5.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只须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