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虽为无形,但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家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级组织单位。历史上,很多人通过承担对家庭、氏族的责任,达成从个体“小我”到社会“大我”的转变。在此过程中,他们教育子孙、持家治业的智慧凝练成富有哲理的语句,成为家训,经由后人世代相传,既作为家庭成员立身处世的准则,又作为家庭文化赓续延绵的依据。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
古时候好家风家训的故事:
孟母三迁:
说起中华经典家风故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妈妈,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坟墓非常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不合适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交易和屠杀的东西。妈妈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合适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曾国藩家训:
古今名人家风家训故事有不少,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曾国藩家训的故事。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是社会公众一致认同并极力推崇的。他一生戎马倥偬,但对子女、对家庭的教育却从未放松过。曾国藩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还强调“和以治家”,更是以此为家族宗旨,而他一个人也是一丝不苟的言传身教。
陆游放翁家训:
提起陆游,大家总是最早想到的是他留给后世无数经典的诗词,抑或他的爱国情怀,其实极少有人了解,陆游在教育子女上,也颇有技巧。陆游写过上百首教育子女的诗词,时常告诫子女要于国有用,于家尽责,于义无暇,于德不亏。同时他深知,言传不如身教,他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给孩子们树立了非常不错的榜样。陆游在四十多岁时写下第一则家训,一直到八十余岁,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完成了26则《放翁家训》。他以至诚的慈父之心,谆谆教诲,传给子孙塑身处世等方面的道理。
纪晓岚家训: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清官。他身后并未给子孙留下白银田产,却为纪氏一门传承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纪氏家训。纪晓岚阅历丰富,看透人间冷暖,对待教育子女,贵在身体力行。并且他的家教非常严,体目前纪氏家训中,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需要。四戒是: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这“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既告诉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后人如何做,充满人间烟火,值得学习。这便是纪晓岚家风家训小故事。
司马迁传承家学:
司马迁源于书香门第的史官世家。司马氏先祖自周代起即任王室史官,掌管文史、星卜、祭祀等事宜。正是祖先的荣光,造就了司马家族伟大的抱负和历史责任感。家学渊源的他,自幼遭到爸爸司马谈丰富文学涵养与学术思想的熏陶。司马谈期望儿子司马迁可以传承史官家世,并将史官视为祖业。司马迁在爸爸恢宏的理想教育计划下,拥有了丰富的常识基础。司马谈死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儿子肯定不忘我们的计划。司马迁也确实做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收获,可以说非常大一部分功劳,要归于他的爸爸司马谈;正是由于司马谈的用心栽培,司马迁才能有《史记》如此辉煌的作品。
古时候家风家训名句:
1. 因风寄书,除此之外勤学自爱。——苏轼《与侄千之书》
由于想要对你进行劝告而寄出了这封信,期望你可以发愤图强,做到追求真理爱护自己。
2. 却有倡导,勿悠悠碌碌随人忙。——摘自《约斋铭》
必须要坚持我们的倡导,而不要为了去追求名利,而使得劳碌,随波逐流。
3.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隋]颜之推《颜氏家训》
有长辈们赠送给我美言,询问我的爱好,勉励我扬长补短,十分诚恳殷切。
4. 子孙出仕者,凡遇民间词讼,所犯自有虚实,务从理断而哀矜勿喜,庶不愧为良吏。——摘自《孔氏祖训箴规》
有子孙出仕做官,凡是遇见民间的诉讼,所有些案件都有着虚实,必须要可以理性的判断,不能暗自窃喜,期望可以成为贤能的官吏。
5. 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别人。虽生可以苟起名字位,死何以见祖先于地下?——柳玭《诫子弟书》。
一旦有一事辱没了祖先教训,则罪过大于其他人。即便活着时可以苟且高官爵位,但死之后在地下以何面目面对祖先呢?
6. 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三国]王昶《家诫》
你们这辈人要想立身处世,就要遵循儒家教诲,实践道家真言。你们要维持恬淡超脱,深刻理解,不敢违背。
7. 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欧阳修《与十二侄》
欧阳氏家族自从江南归朝,世代都被朝廷恩宠且授以官爵,我目前又得以被追加荣誉和地位,而你们也都加官进爵了,必须要记得报效国家啊。
8. 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清]魏禧《寄儿子世侃书》
做一些对自己无益的事情,在小的时候虽然聪明,但伴随年龄的增长,聪颖渐渐的消失,最后一事无成,成为了废物。
家风家训的意义:
(1)有益于个人修养和品格塑造。家训和家规或宗规中包括不少出色的品质和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和践行这类准则,可以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提升自己素质和修养水平。同时,家训也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大家看到我们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加大自我检讨和改进的意识。
(2)有益于家族文化建设。家族传承的核心其实就是文化的传承,而家训是家族文化的要紧组成部分。家族文化的传承和进步可以增强家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家族文化的兴盛和进步,延续家族的强大。
(3)有益于教育后代。家训和家规或宗规行为准则,是教育后代的要紧素材。通过家训和家规或宗规的传承和进步,可以培养后代的出色品质和综合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家族延续起到很大的推进用途。
(4)有益于教育和启示。很多家训涉及品德、修养、学问、治家等方面,这类内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教育有着要紧的启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