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在说说、看看的活动中,了解面塑的意思及两种不同性质。
2、想与同伴推荐我们的面塑经验,尝试制作食用的面塑。
活动重点:了解面塑的意思及两种不同性质
活动难题:能依据所获得的面塑常识,制作可以吃的面塑
活动筹备:
1、活动前填写过“探寻到的面塑调查表”
2、活动前婴幼儿和父亲、母亲到周围的环境中探寻日常的面塑。
3、婴幼儿采集有关面塑成分与性质的资料。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中提出教师要擅长发现婴幼儿的兴趣点及热门。在前期的“小小面塑会”的交流活动中,婴幼儿对面塑能否吃的问题产生激烈的讨论。有些小朋友说面塑不可以吃,有些小朋友说:母亲说面塑可以吃的。最后他们达到一致的想法,假如加了颜料的面塑不可以吃,而没加颜料是可以吃的。
从活动中剖析出他们对面塑的性质还没有知道,为了鼓励婴幼儿进一步探索,扩展孩子们的认识经验,设计本次活动。活动前组织婴幼儿到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去探寻日常的面塑,本次活动围绕探寻结果拓展的一次交流活动。在关注孩子成长特征和新课程的理念下,努力让孩子在整理的活动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就蕴涵着整理的原因。第一在孩子的兴趣中整理多种教学的内容。活动中孩子不只对面塑有肯定的认知,还要结合面塑不同性质,把我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在活动中得到体现。同时在操作方法上进行整理,让孩子运用多渠道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操作材料的探索性,使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最后,让孩子把自己做的面塑作为点心让所有小朋友推荐。
活动步骤:交流讨论――验证想法——实践巩固
1、交流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1、小组婴幼儿讨论对面塑的认识
引导语:“请能干的小小创造家来讲一说,在这几天里你找到了哪种面塑?”
2、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婴幼儿来讲“什么是面塑?
3、考虑:为何有些面塑可以吃,有些不可以吃?它们有哪些不同?
2、验证想法
1、观看录像,引导婴幼儿从录像中找出答案。
2、提高婴幼儿经验,启发婴幼儿考虑:
(1)看了马老师的录像,小朋友了解什么是面塑了吗?
(2)为何有些面塑可以吃,有些不可以吃?可以吃的面塑里放了什么?不可以吃的面塑放了什么?
小结:面塑里的成分不同,有一种面塑不可以吃由于里面放了颜料,还有防腐剂,这类成分都是有毒的物质。
可以吃的面塑里放的都是面粉,虽然有些也有颜色,但这是一种食用色素。
3、实践巩固
过渡:今天大家又了解了好多面塑的常识,真高兴!老师还为小朋友筹备了材料,等会请小朋友也来做可以吃的面塑。
1、活动前请婴幼儿选择操作材料。巩固他们对面塑成分的认识。
2、婴幼儿分组操作,师察看指导
(1)引导婴幼儿探索食用色素的加法
(2)鼓励婴幼儿依据所获得的经验,塑导致各种可以吃的面塑造型。
3、活动延伸:把做好的面塑作为点心,在集体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