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家富养出太多败家子

   日期:2024-10-18     来源:www.idfaka.com    浏览:520    
文章简介:在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越。但很多的工薪族,收入并不高的家庭也把我们的孩子当富二代养,满足孩子的奢侈需要: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必须要耐克阿迪。

在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越。
但很多的工薪族,收入并不高的家庭也把我们的孩子当富二代养,满足孩子的奢侈需要: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必须要耐克阿迪。
我身边就有个如此的家庭,一家三口,爸爸妈妈经营着一家小店,女儿在上大学。
因为电子商务的进步,小店买卖非常难做,有时夫妻两个一个月忙下来连房租都出不来,两口子平常中午吃饭,连个荤菜都不敢点。
但女儿上了大学之后,第一个假期回来就找父母要苹果手机,说我们的手机太掉价,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然后她爸爸妈妈硬生生地拖了1月的货款,挤出来五千块钱,给女儿买了手机。
像如此的爸爸妈妈实在太多了。
不考虑家庭资源的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
家庭不宽裕,他们感觉自己亏欠了孩子,担忧自己孩子被其他人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愈加娇惯、宠溺孩子,再苦再累,也不舍得孩子吃苦受罪。
于是大部分的孩子都过着一种极其享乐的生活,用着最新的电子商品,穿着时兴的一线品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事实证明确实这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挨穷挨怕了的爸爸妈妈, 因不想孩子再步我们的后尘, 继续穷下去,宁可再苦也不可以苦孩子。
在孩子小时候,不让孩子做家务活,仅需专注念书, 其他事情都不需要理, 结果养出了白眼狼和啃老族。
01
去朋友公司谈事,说到团队建设,他困惑地说:以前我感觉没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吃苦、有责任心,目前简直不敢招家境不好的职员,没钱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富二代,在大家印象中与好逸恶劳、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划等号,顾名思义是由于家有钱、宠溺,导致孩子不懂事。
但伴随经济的进步,特别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勤勤恳恳的富二代愈加多。相反,没钱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问题。
这个现象最大是什么原因家人的补偿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感觉不可以亏了孩子。
我有一个职员,单亲家庭,爸爸妈妈工作不稳定,他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家也穷,但正由于穷,只须有10块钱,就把10块钱全花在他身上。
宁肯穷了全家,也不可以穷了孩子,是他们的教育信念。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习惯了伸手讨要,缺少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责任心几乎为零。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这种心态让同事对他建议非常大。
辞职前,我找他谈话,他表情游离,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昨天在路上看到有个人,特别像我爷爷。
我了解长大成人对他是一种凌厉的痛,由于溺爱他的人再也帮不了他。
02
补偿心理,是长辈的自我安慰。
10年前,没钱人勇于承认我们的不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可以维持清醒:大家家境不好,你要多扛责任,自强自立;
现在,各种创富神话冲击社会每个阶层,愈加多没创富的人,把责任推给机会、社会不公、阶层固化,由于看不到期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以后怎么样,至少小时候,其他人有些你都有。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恶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
我去一个赛艇会所玩过几次,有个14岁的男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他天天早晨6点起床,搭公交转地铁再步行来练习。练习完毕,帮教练整理好器材,去另外一个地方打篮球。要去美国留学,他担忧体力跟不上,跟同学玩不到一块儿,所以拼命训练。
晚上,他还要回家给爸爸妈妈做饭。他母亲只能做西式快餐,他爸对吃没什么需要,他想吃那些,就得做给全家人吃。
假如不是在赛艇会所看到他,我会把没钱人的孩子早当家安到他头上。
他爸爸是上市公司高管,我问他为何这么舍得孩子吃苦。他惊讶地说:如何叫吃苦,这不就是活着的平时吗?
假如你身边有诚实的创业人士,而不是像马父亲一样会演讲的,你可能赞同如此的看法:富人都是真的苦过的,他们不会感觉让孩子吃苦是非常大的问题。
03
限于我们的眼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比较容易在教育上犯第三个错误:觉得只须学习好就好。
他们的孩子不管学习怎么样,反正从来不洗内衣、不打扫卫生、见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成绩以外的事情跟他没关系。
如此直接致使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差。工作后,成了团队里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王子。
他们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对某个综合性的项目负责,而是一枚螺丝、一个零件,幻想后面有为自己整理战场的父母。
富人穿100块钱的衣服是节俭,没钱人穿同款就是穷酸;你家孩子去咖啡店打工是赚零烧钱,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就是励志。
在这种社会日常,贫穷的爸爸妈妈总是培养了孩子过剩的自尊。为了不让其他人说我们的孩子是没钱人,干脆不让他们穿100元的衣服、去咖啡店打工。
贝克汉姆的儿子过去去咖啡店打工,时薪20元人民币。
然而,自尊是虚无的,生活是现实的,虚荣不可以帮其他人撑过一生。
贫穷家庭的这种自尊教育,让孩子特别晚熟。当同龄人已经了解脚踏实地为1日三餐、十年后的生活搏命时,他们却抱着热乎乎的自尊心,幻想只须摆出成功人士的派头,就能成功。
贫富差异,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异。


当富人已经转变教育方向,开始培养可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没钱人却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弯路:无限度地宠溺孩子,只求成绩,不求其它。
结果,富人家的穷二代愈加富,而没钱人家的富二代愈加穷。
04
林青霞生活最抑郁的时候,圣严法师送给她8个字:
面对、同意,处置,放手。这8字方针,同样适用于家境不如意的爸爸妈妈。
为人爸爸妈妈真的的成长,是可以正视自己生活的失败,深思贫穷的成因。
我永远记得小学5年级的某天,一贯冷傲坚强的爸爸在饭桌上说:我这辈子才华和努力都够,赚不到钱是什么原因个性太强、处事不圆滑。
后来他又多次深思这个问题,以至我大学就开始看心理学的书,一直特别看重我们的情商修炼。
爸爸身上贫穷的成因,在我这里得到了非常不错的修复。假如他没坦诚面对,而是怪家庭怪社会,后代可能就会在偏执的怪圈中,变得又穷又骄傲。
父母坦诚面对我们的不足,比故作坚强更有威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跟住在罗马的人比,爸爸妈妈与孩子合力的每一分努力,终究是离罗马一每天近了。
面对、同意、处置、放手。愿天下为人爸爸妈妈者,都坚信爸爸妈妈比学校更有力量,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比不过爸爸妈妈心态的差异。
05
过分娇纵,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现在做爸爸妈妈的大都了解过分娇纵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过分娇纵,更不知道自家有没过分娇纵。
以下10种过分娇纵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不是每一个家庭全部都有些,但多少都会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大家要以适当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生日,孩子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物
如此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势必变得自私,没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伴随他。春节节日,亲戚朋友来了总是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如此的孩子自觉得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
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能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紧急,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随便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爸爸妈妈还给婴幼儿和小学生不少零烧钱,孩子的满足就更随便了。
这种孩子势必培养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资金和不体贴别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规律,要如何就如何,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如此的孩子长大后缺少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
比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可以是非分明,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特点,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母亲,需不需要求孩子劳动,有些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些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着装,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会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的责任。
如此包办下去,势必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将来总是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何有些孩子胆小爱哭了呢?
那总是是爸爸妈妈和祖爸爸妈妈导致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后结果是孩子不让爸爸妈妈离开一步。这类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爸爸妈妈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更有甚者,有些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离不开爸爸妈妈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如此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培养依靠心理,还总是成为把门虎,在家专横跋扈,到外面胆小怕事,导致紧急性格缺点。
害怕哭闹
因为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爸爸妈妈。
过分娇纵的爸爸妈妈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爸爸妈妈是无能的爸爸妈妈;打骂父母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少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
有时父亲管孩子,母亲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些爸爸妈妈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讲话:你们不可以需要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他好呢!
如此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由于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只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导致家庭不睦。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