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13-24个月的早教策略

   日期:2025-06-28     来源:www.hmszls.com    浏览:498    
文章简介:关键字: 13-24个月婴幼儿的特征: 1-2岁是行走的敏锐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
关键字:

13-24个月婴幼儿的特征:

1-2岁是行走的敏锐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
1岁多的孩子沉迷走路,即便摔倒了也要爬起来接着走;

从1岁半开始,就进入了手的敏锐期,通过操作,儿童可以直接体验、理解物体的各种特质。
1岁至2、3岁,儿童的语言开始产生,这一阶段被叫做语言发生阶段。
1岁至2岁,儿童说出的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的句子包含单词句和双词句。
很多研究成就证明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身心进步有其自己的规律,这使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真的需要,并采取适合的方法促进他们在动作、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全方位进步。

13-18个月婴幼儿的早早教策略

认知能力的练习
察看能力:
①辨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相同种类物品来训练,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
②辨别形状。教小儿辨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实物形状来描述,如圆皮球、三角板、方积木等。
③辨别颜色。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辨别。告诉孩子气球是红色的、毛衣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

记忆力的练习:
①实物记忆训练。让小儿依据记忆探寻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
②强化记忆训练。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小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有兴趣的事物来练习他的记忆。可教小儿我们的名字、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

动作能力的练习:
①继续练习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块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筹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孩子子脚边,教他抬脚踢足球。
②进步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需要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③练习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或有孔玩具串起来、取物装物。

言语能力的练习:

借助各种机会丰富孩子的语言词语,并简单说明物体的作用与关系,扩大小儿的认识范围,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给小儿看图片、婴幼儿书本、带小儿到外面玩,教小儿认识物体的名字,对着图片或实物,询问小儿图片或实物的名字及作用与功效“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引导小儿回答,小儿回答正确时亲亲他,以示鼓励。此时,小儿已开始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爸爸妈妈给孩子讲故事时,开始要讲得慢而简短,发音明确,富于表情,可依据故事的情节伴以动作,来增加小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孩子爱听说过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复几次,还可将小儿目睹或历程的事情,编成故事。

社交和生活能力的练习:

①教育孩子礼貌待人。家来客人要教小儿打招呼、问好,同意其他人的东西要说谢谢,客人走时挥手说再见。鼓励小儿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给家来的小朋友玩等等。
②睡眠。除夜间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2小时。不要用威胁、恐吓等方法,逼小儿睡眠,也不要给小儿讲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儿害怕而拒绝一个人入睡。临睡前清洗脸、手、脚、臀部,排好尿,换上宽松保暖的睡衣,会使小儿感到舒适,易于入睡,这不但能够帮助培养好的睡眠习惯,也便于孩子打造睡眠条件放射。
③饮食。断奶后,每天喂养的次数约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时间和白天睡眠醒来的时间。培养定时进食,定位进餐的习惯,鼓励小儿自己动手吃东西。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④练习小儿在日常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小儿独立的生活能力。教会小儿试着脱鞋、脱袜子,排完大小便试着提裤子,外出时自己戴帽、脱帽,父母下班进门可让孩子帮助拿拖鞋给父母换鞋,给孩子洗手时,教小儿主动将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帮忙整理起来等等。

下一页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