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科学教材《会变的月亮》选材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3—6岁儿童学习与进步指南》中科学学习的核心“激起婴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并进步初步的探究能力”。大班的孩子对于探究、求知的欲望很强烈,教师应依据已有些环境、物质条件满足婴幼儿的好奇心,通过开始激起对月亮变化的兴趣——感受月亮变化的规律——探究月亮变化的规律——操作游戏,层层递进,由浅入深。
此活动选择在中秋前进行,学习的成效会更好。让婴幼儿结合节日想去发现自然界中的变化,培养婴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实验和推荐。
活动目的:
1.通过倾听故事及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知道月亮的变化规律。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及操作游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月亮变化的理解。
3.对日常的自然现象有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活动筹备:
1.月亮变化图。
2.与教学有关的PPT。
3.视频故事《月亮女孩做衣裳》和《月亮的变化》。
4.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重点、难题:月亮变化的理解。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蔡老师带来一个谜语,仔细听哦!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2)师:猜猜是什么?揭晓谜底的时候到了:出示月亮(PPT)。小朋友们还记得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3)师:圆圆的月亮用动作如何表示?弯弯的月亮用动作如何表示?(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进行展示,大伙一块学一学)。
(4)师:为何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大家一块儿赏析故事《月亮女孩做衣裳》。
2、基本部分
(1)赏析故事《月亮女孩做衣裳》,激起婴幼儿知道月亮变化的愿望。(播放动画)
师:为何月亮女孩做的衣裳一直不合身呢?
(2)教师引导婴幼儿迁移已有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状。
师:故事中出现的月亮和天空中的月亮是否一样?今天大家一块儿看一看正真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出示月球PPT)
(3)初步知道月亮、地球、太阳之间的联系。
总结:月亮女孩是围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既不发光、也不发热,它的地方不断发生变化,看起来月亮也在变。
(4)引导婴幼儿初步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简要讲解月亮女孩变化是什么原因,使婴幼儿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1.师:月亮女孩天天都在变化,那小朋友们了解“月亮女孩”为何变化?请你们互相讨论,然后告诉老师。
2.赏析故事《月相的变化》,理解月亮的变化,并认识变化的月亮名字。(播放动画,出示月亮变化图片)
3.总结: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在月亮后面,因为反射光坐落于月亮的背面,大家是看不见月亮的,大家平常看见的月亮都是由太阳光的反射用途照到地球的。
(5)操作游戏,知道月亮变化的规律。
1.师:月亮女孩要考一考大家班的小朋友,你们想同意考验吗?
2.观看PPT,婴幼儿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婴幼儿一块操作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幅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3.总结:引导婴幼儿说出伴随时间的变化,月亮每一个月开始的时候变成细细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变成了大圆盘,到了月底的时候又慢慢变回了月牙的形状。
5、结束部分
师: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请小朋友们在中秋节和家人一块赏月。将你看到的月亮画出来,和大家一块推荐。
活动延伸:
将婴幼儿察看到的月亮变化借助晨间谈话、饭前等时间进行推荐活动。提升婴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表现能力、与对事物的探索能力。
活动深思:
月亮是孩子们常常能看见却又摸不着的一颗宇宙卫星,为了激起和培养婴幼儿对学习天文常识的兴趣,特拓展此节科学活动《会变的月亮》。为了脱离枯燥乏味的学和满足婴幼儿对科学常识的求知欲,我在课前除去做了充分的常识筹备,也做足教具的筹备。
开始部分由谜语导入,激起婴幼儿对月亮的探究欲望;再有故事《月亮女孩做衣裳》的插入让婴幼儿轻松知道月亮的变化;PPT的出示让婴幼儿知道月亮、地球、太阳之间的联系;故事《月相的变化》使婴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最后以操作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整个过程一环扣一环,让婴幼儿从枯燥乏味的学改为,主动、积极的学,因为此节活动的要点不是婴幼儿常常接触的,所以对月亮变化的规律开始还是有的困难程度的,教师的介入和提问要当令、适合,要保证每一个婴幼儿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发现、自己探索,才能达到此节活动预期的目的和大班婴幼儿的进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