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精读绘本《这不是我的帽子》,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读画。
2、通过精读绘本,引发孩子想象,能了解绘本中的留白。
3、通过交流引发孩子对绘本结局的想象,并能准确、流利地表达。
4、尝试转换人称,以大鱼的的口吻重编故事,。
重点难题:
1、关于绘本留白的想象和表达是本课重点。
2、引导学生说源于己真实所想,并能准确、流畅、有条理地讲了解是难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都读过什么课外书?(自由回答)
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块去读一本书,这本书和你们平常读的不同,要把图和文字结合起来才能了解故事的内容,这种书就是“绘本”。(板书:绘本)
今天大家要读的这本有趣的绘本题目是《这不是我的帽子》。(板书课题)
2、 整体感知:
1、 读封面:
【课件出示封面】
师:读一本绘本,从读封面开始。通过读封面,你获悉了什么信息?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乔恩 克拉森。)
师:让大家继续来察看封面,你还看到了什么?
(封面上画了一条小鱼,头上戴了一个帽子。)
师:察看非常仔细。那样问题来了:这个帽子是小鱼的吗?
师:那样你猜猜,这顶帽子是哪儿来的?
2、 整体阅读:
师:好了,下面大家就一块儿看这个故事吧。
(1)自由读绘本,读完后和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2)一名学生读一遍绘本。
(3)用一句话说说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4)文中都有哪个?(小鱼 大鱼 螃蟹)贴三幅图
3、 精读交流:
1、指导读图
(1)小鱼的帽子是什么地方来的?除去文字告诉大家这顶帽子是偷来的,图画有没给大家透露是偷来的?(和封面比较小鱼的双眼向后察看)
小鱼最后成功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最后一幅图,读绘本只读文字是不可以了解的,要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读。
(2)刚刚老师发现,你们在念书的时候都只在读文字,没读图,图中还藏在不少秘密,让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3)出示第2页
大鱼睡得香吗?(双眼、嘴前面的水泡)
你猜大鱼会醒吗?
(4)出示第3页
大鱼醒了吗?(双眼、最前面的水泡)
可小鱼以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的。
(5)出示第4页
大鱼发现帽子不见了吗?(双眼、水泡发现生气了)
可小鱼仍然以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的。
(6)出示第5页
即使他发现帽子不见了。可能也不了解是我拿走的。
大鱼了解是小鱼拿走的吗?(双眼)
小鱼还以为自己会是那个幸运的。
(7)出示第6页
即使他猜到是我。 他也不了解我到哪里了
了解小鱼去什么地方了吗?(水泡 水草)
此时,你想对小鱼说……
(8)小鱼那样小,为何敢去偷大鱼的帽子呢?
小鱼总以为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一个,这就是侥幸。
可事实呢?
尽管小鱼把状况想象的那样美好,有时候可能是不成立的,有时候变成了但。(板书:划掉可能,改成“但”)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大家不免为小鱼而担忧。
2、出示7页
齐读第7页
3、出示第8页
已经有人看到我啦。
不过,他说他不会告诉其他人我去什么地方了
小鱼是如何说服小螃蟹为自己保密的?
(两个同学表演)
4、出示第8页
小螃蟹真的遵守承诺了吗?
小螃蟹如此做对吗?
5、那小鱼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呢?(出示第10页)
齐读这一段
小鱼说得对吗?
师:说得好。不管初衷是什么,偷是错误的。
7、下面又出了什么事呢?看第14-16页。
师:最后这三页,只有图,没文字。这种表现方法叫:留白。(板书:留白)
水草后面出了什么事,得大家自己想。
水草后面出了什么事情?(同桌讨论)
8、封底
小鱼偷走了一顶帽子,他大概得逞。不过,只不过可能而已……
这种可能就是一种侥幸,这种可能非常美好,但总是都不会达成,你平常有没过这种侥幸的想法呢?譬如,今天不想写作业了,老师可能不会检查。
4、 讲故事
1、以小鱼鱼为主角编故事。
有一天,我出去玩,……
2、以大鱼为主角编故事。
有一天,我正在海里睡觉,突然感觉头上 ……
5、拓展推荐
1、介绍作者
2、推荐阅读《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