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中班艺术活动」不同的小雏菊

   日期:2025-06-22     来源:www.vodxm.com    浏览:596    
文章简介:活动目的1.能大胆想象,并能较完整地表现想象中物体的结构或简单情节。2.尝试运用圆形和椭圆形组合创造多种变化的画面。

活动目的

1.能大胆想象,并能较完整地表现想象中物体的结构或简单情节。

2.尝试运用圆形和椭圆形组合创造多种变化的画面。

3.体验绘画和创造“不同的小雏菊”的乐趣。

活动筹备

自制绘本《不同的小雏菊》、记号笔、晕染背景纸、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切入主题

师:秋季到了,山坡上开满了漂亮的雏菊,洁白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它们都非常认可目前的样子。只有一朵小花梦想着做一朵不同的小雏菊。

2、图片赏析,增加感性经验

(一)降低花瓣数目,初步引导婴幼儿进行形象迁移。

师:雏菊散发的阵阵清香引来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小雏菊心想:“假如我有一对翅膀,该有多好,那就和其他人不同了。”它感觉我们的身体日渐变得轻盈,抖动的花瓣变成了一对晶莹的翅膀,它成了一朵“蝴蝶小雏菊”。

师:“蝴蝶小雏菊”闻着果香飞到了一片葡萄园,一串串紫色的小葡萄好看极了。小雏菊想:“假如我的身上也能长出圆圆的葡萄,那一定就和其他人不同。”想着想着,它的花瓣上真的长出一粒粒的紫葡萄,变成了“葡萄小雏菊”。

深思:雏菊身体变得轻盈为后面的“梦”埋下伏笔。抖落花瓣,变成“蝴蝶小雏菊”,从简单地改变花瓣呈现的形态到在花瓣上添加其他植物的典型性特点,为婴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开思路。

(二)加入动物典型性特点,引导婴幼儿想象并进行形象整理。

师:这个时候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来了,长长的耳朵,雪白的绒毛,多么可爱,“假如我能变成一朵‘兔子雏菊’该多好。”你们说它该如何做才能变成可爱的“兔子雏菊”呢?

师:“兔子雏菊”欢快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一只孔雀飞落在对面的树梢上,小雏菊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生物,“假如我拥有这么漂亮的尾巴,那一定不同了。”小朋友猜一猜小雏菊会变成什么?它的花瓣又会有哪些变化呢?

深思:这一环节从婴幼儿熟知的兔子的典型形象入手,逐步引导婴幼儿对动物的特点和雏菊的圆形和椭圆形特点进行想象和整理,为后来的创作搭建支架,启发式提问,引导婴幼儿进行有意联想。

3、展开想象,婴幼儿创造与表达

师:变成孔雀雏菊后,它非常认可不同的自己,开心地笑了起来。小雏菊被一阵笑声惊醒,原来是我们的个梦。假如梦没醒,它还会遇见哪个,会变成什么不同的小雏菊呢?小朋友们把你对不同的小雏菊的猜想画出来,看你们的小雏菊和其他人的小雏菊有哪些不同。

深思:以“梦”为媒介,建构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的优美意境。开放式提问,发散性思维,给婴幼儿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4、赏析与交流

师:你感觉哪一朵小雏菊最独特,为何?

小结:每一朵花都有我们的想法,每个孩子也都有着不同的梦,期望所有些梦都能被别人温顺相待,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